又到畢業季,不少即將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將就業去向瞄準了創業。那么,我市大學生創業現狀如何?對于大學生更好地創業又有哪些可借鑒之處?為全面深入了解這些情況,日前,國家統計局開封調查隊(簡稱開封國調隊)選取我市兩所高校的應屆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調查結果看,我市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比較到位,多數立志創業者有創業計劃或創業規劃,并呈現更加傾向接受創業挑戰、更加側重團隊創業等特點。
調查數據顯示,在創業目的上,28%的大學生選擇了解決就業,26%的大學生選擇豐富人生經歷,22%的大學生選擇獲得更多財富,13%的大學生選擇實現自我價值,9%的大學生選擇不想為別人打工、想自己當老板,還有2%的大學生選擇為社會做貢獻。這一結果表明,當前,我市大學生的創業意愿更加多元化,實現自己的愿望成為其創業動機的主流,同時大學生容易接觸到最前沿的新生事物,也樂于接受新生事物,他們更愿意通過創業來挑戰自我,把自己已擁有的科研成果、想法、理念運用到實踐中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另一方面,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逐年攀升,就業崗位緊張,而大學生對工作環境、薪金待遇、培訓晉級等方面的要求與用人單位存在一定差距,也是助推一部分大學生選擇創業的原因。
除了更加傾向接受創業挑戰,我市多數立志創業的大學生更加側重團隊創業。在回答創業模式與創業組織形式問題時,39%的大學生選擇團隊創業,37%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15%的大學生選擇加盟連鎖,9%的大學生選擇技術或概念成果轉化。這一調查結果反映出,我市大學生創業者的抗風險及個人融資、經營能力等較弱,需要團隊或加盟伙伴的支撐和支持來降低創業道路上的風險。
調查結果還顯示,我市立志創業的大學生在選擇創業領域時,更愿意選擇與國家產業政策相符合的行業領域。在參與調查的大學生中,30%的大學生將創業領域定位于家教、中介、家政服務、網絡服務、數碼速印、禮儀公司等服務業,17%的大學生將創業領域定位于軟件開發、網站網頁制作、高新技術應用、游戲及手游開發等高科技領域,15%的大學生將創業領域定位于電商和微商,其余38%的大學生將創業領域定位于翻譯、設計以及傳統制造業等其他領域。從中可以看出,我市大學生的創業選擇相對集中在服務業、高新技術、電商微商領域,體現出大學生對國家產業發展趨勢的判斷和把握較為準確,而這些行業也有助于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支持和優惠條件。
不過,調查結果也顯示,我市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會面臨自身創業素質不足、創業條件有限,缺乏創業指導、創業具有盲目性等困難和問題。對此,開封國調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應通過實施優惠政策、加強輿論引導、開展創業教育與培訓等途徑,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氛圍,積極鼓勵、推進大學生創業活動的開展。一是應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健全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二是應優化創業教育體系,著力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三是應利用新媒體,營造全社會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