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找工作,父母和子女在觀念和想法上,經常有很多差距。以下4個差距,在中國父母和子女中往往普遍存在。
子女看重職業成長性,父母看重收入
大學畢業找工作,大學生更看重職業成長性,更期待自己從職業選擇中得到鍛煉和提高,為自己今后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很多大學生并不期待第一份工作就拿高薪,而是抱著學習和成長的心態投入其中。對于大學畢業生而言,一個工作好不好,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成長有沒有幫助。但是,父母對于子女找工作的評價標準不一樣。對父母而言,一個工作好不好,最重要的指標是收入高不高。收入高就是好工作,收入不高,那就不值一提。
子女覺得年輕無極限,父母希望趕緊穩定
大學生畢業找工作,大學生自己往往并不著急。很多大學生覺得,好工作要慢慢地找,一時找不到,也不用擔心,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湊合和勉強。父母的想法卻不一樣。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大學畢業以后,就應該盡快找工作。找到工作后,趕緊賺首付,趕緊談戀愛,趕緊結婚、成家,趕緊傳宗接代、讓父母抱孫子?傊芏嘀袊改笇τ谧优钠诖,就是一切都穩步推進、按部就班,穩穩定定過好一輩子。
子女覺得去企業也不錯,父母眼里只有鐵飯碗
大學畢業后去企業上班有什么不對嗎?其實這是多數大學畢業生的想法和選擇。但是,父母往往不這樣想。對于中國父母而言,最希望子女找工作都找鐵飯碗,都去考公務員,都去考教師,都去考銀行。父母總是覺得,鐵飯碗最穩定,旱澇保收,沒有下崗的風險。去企業上班,有可能連工資都拿不到,一點都不穩定。甚至,一部分中國父母還會用各種理由逼迫自己的子女考鐵飯碗,哪怕子女在企業發展勢頭很不錯,工資甚至高出公務員一大截。
子女愛自由,父母不愿子女離家太遠
大學畢業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并不希望一輩子都待在家里,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渴望去外地甚至去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尋找機會。但是,幾乎全天下的中國父母,都希望子女找工作時呆在身邊,最好就在家門口上班。為此,父母有能力的前提下,甚至會動用關系,給子女安排工作。有時還會想盡辦法,破壞子女在外地的工作機會,甚至因此和子女爆發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