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高校大學生畢業人數達到834萬人,比去年增加14萬人,達到歷史新高,大量的“95后”甚至“00后”開始了解并接觸職場,并將成為未來職場的主力軍。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19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對比企業近兩年的招聘規模來看,2018年平均每家企業招聘214個大學生,2019年這個數字達到298人,大學依然是企業招聘爭奪的重要陣地。
互聯網公司
受大學生關注度較高
報告顯示,2019年,企業校園招聘規模上升,參選“最具大學生關注雇主”獎項的企業平均招聘應屆生298人,比2018年增加80余人;同時,近14%的企業將公司一半以上的招聘預算投入到校園招聘中,96%的企業設置了針對大學生的實習崗位,且33%的企業為大學生提供了50個以上的實習生崗位,企業人才儲備的觸角逐漸伸向校園深處。
最終,阿里巴巴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微軟(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星巴克中國、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0家企業榮膺“最具大學生關注雇主”殊榮,成為活在“未來”的年輕力雇主。
據智聯招聘人力資源專家張曉錦介紹,從最受大學生關注的企業榜單來看,互聯網公司依然是占比最高的一類。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大企業依然格外受到大學生們的關注。
公平且人性的雇主
深受大學生青睞
報告顯示,作為從小接觸互聯網與各種新觀念的一代,大學生掌握的信息與獲取信息的方式更為豐富,他們的價值觀呈現出更加多元、更加個性的特征。面對這一群體,企業需要了解他們的觀念與訴求,用他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吸引人才,實現企業與人才的迭代更新、共同發展。
通過歷年對比發現,尊重員工已經連續多年被大學生評價為理想雇主需要具備的首要特征,而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則也越來越受大學生的重視。這說明大學生更愿意服務公平的、充滿人性化的雇主。
獲獎企業正是積極迎合了“95后”的職業發展訴求,才從50096家企業中突出重圍,得到廣大大學生的認可,也收獲了這批年輕力量的忠誠度。調研數據顯示,獲獎企業的大學生留任率為94.9%,高出去年近10個百分點,而未獲獎企業大學生留任率僅為74.8%。
大學生開始追求“穩定”且高薪
大學生群體初入社會,自身的獨立性、抗風險能力較弱,對大環境變化的感知更加敏感,為了規避未來的就業風險,擇業偏好也相應發生變化。在今年的評選中,國企憑借26.4%的得票率,首次超過了外企、私企等,成為大學生最理想的就業去處,政府/事業單位則憑借24.8%的支持率緊隨其后。更強的制度和體制保障優勢,讓國企在大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固若金湯的“金飯碗”。
在期望薪酬方面,大學生今年也開出了更高價碼,進一步提升薪酬預期至每月6884元,比2018年高了354元。分性別來看,男性預期收入為每月7105元,女性預期為每月6720元,相差385元。
據張曉錦介紹,大學生作為企業未來最有力的人才資源,也是企業實現持續發展成長的重要動力。企業在修煉內功的同時,也需要提升企業適應外部環境的能力,經受得住時間、環境的考驗,為引才、留才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