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一個女孩子拿著巴掌大的本子,樣子像是在背英語單詞,旁邊的朋友打打鬧鬧嘰嘰喳喳,甚至幾次將她撞得趔趄,她也不抬頭,只是挪挪腳繼續(xù)看。然后等到位子的時候,不慌不忙地坐下來,收起本子,朝我莞爾一笑,我收拾起碗筷瓢盆來輕快自如,甚至很開心。當(dāng)然有的時候也會不小心燙到手,慶幸的是越來越嫻熟。
所謂獨處的能力,不僅是成功地一個人呆著,而是在繁雜的群居中保全自我。
這里人的總是良莠不齊,記得有個賓客,每次點飲料都要反復(fù)幾次,我深刻懷疑她有選擇障礙,換來換去自己總是會忘,有次端上熱橙汁,她一如既往地哭喪著臉說我弄錯了,頭也不抬一下地?fù)P言要找經(jīng)理投訴,我隱忍著火氣幫她調(diào)換。
后來還遇到過碰瓷的女人,操著外地口音,窄眉細眼,有時候穿很貴的貂大衣,有時候穿普通的羽絨服,她是這里的常客,我對她記憶猶深是因為她每次都會挑毛病,有次她跟兩個孩子和一個老太太來,快吃完的時候厲聲斥道:湯里有顆螺絲釘!!!
店長賠笑又說好話,說可以給她打折,她不依不撓,甚至開始大聲喧嘩,店長只好說免單,她臉上粘著狡黠的笑,令人作嘔,后來她便沒有來過,我氣不過,甚至有些沮喪。
店長說他遇到過許多蠻橫的人,他們有的挑客流高峰期鬧一鬧,或者揚言投訴,一般人太多的時候沒空計較,要么打折要么免單。
他長噓一口氣:這世界上無奈的事太多了,它們不會因為我們嫉惡如仇就不發(fā)生了,控制不了別人的時候,我們只管做好自己,她將來一定會為自己的行為吃虧。
就像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過:與人打交道時,請牢記這一點――人并非理性生物。他們由情感驅(qū)使,被偏見支配,傲慢與虛榮是他們的動力之源。
所以,別過分苛求他人,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人生負(fù)責(zé)。
說起店長。他是個30歲的小伙子,高瘦,兩眼有神,聲音不洪亮,用詞精準(zhǔn),絕不多說一句費話,我兼職的一個月里他只請過一天假,聽說是去女朋友家見家長,除此之外幾乎全部耗在店里,人流稀少的時候,偶爾接個電話,一臉滿足。
張姐他們夸他有能力,是個難得好小伙,要求嚴(yán)格,但私下里很體恤大家,比如他會應(yīng)許我偷偷帶幾包醬回去拌面吃。
只有高中學(xué)歷的他還在堅持學(xué)英語,因為店里常常有外國客人;從點菜到客人付款,他從來不動筆,堅持口算,他說已經(jīng)習(xí)慣了,還建議我試試,一開始我真的應(yīng)付不來,總是各種差錯,他說習(xí)慣了就好了,任何難做的事,做久了都會馴服成本能,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難做的事,只有不投入的人。
為了配得上這個城市,人們無不以努力的姿態(tài)鞭策自己,這樣看來,功利地生活有時候也不算一件壞事。
有天我肚子疼,店長執(zhí)意要我休息半個小時,自己當(dāng)起了服務(wù)員,我出了店門,一下子癱坐在公共長椅上,被一個溫柔的聲音叫醒的時候已是40分鐘之后,張姐伏在我耳邊問我好些了沒有,還給我端了一碗姜絲水,頓時淚水奪眶而出,自打工以來,我很少跟爸媽提及,遇到不舒服也謊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