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學子三下鄉(xiāng):走進瞿秋白紀念館,傳承優(yōu)秀革命精神
為了深刻感受到祖國的輝煌歷史和民族的榮耀,激發(fā)起強烈的愛國情懷,增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貢獻的信心和決心。7月12日,安徽工業(yè)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赴常州市社會實踐隊出發(fā)去了位于常州市的瞿秋白紀念館,近距離感受了解了革命時期堅定的愛國信念。我們了解了他的生平傳記,又一覽了這位烈士的革命經歷,并且參觀了他所用的日常物件。更在最后了解了瞿秋白的思想理論,同時也知道了他在當時的中國社會中所起的作用,我們深刻感受了強烈的愛國情懷。了他的生平傳記,又一覽了這位烈士的革命經歷,并且參觀了他所用的日常物件。
下午2點,實踐隊員到達了瞿秋白紀念館的門前,并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了預約進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瞿秋白故居。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墻,交相輝映,書香氣息濃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韻味。這使得它在這四周現(xiàn)代化的建筑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跨進高高的門檻,庭院的正門口,有一塊茅盾先生所題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走進庭院,一塊黑色的紀念碑矗立在我們的眼前,上方刻著一句瞿秋白的千古佳句:“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云稍。”這句話的強大氣魄無不震撼了我們。旁邊的豎版上“為大家開一條光明的路”,兩行詩文和一句話語,是瞿秋白無私奉獻于中國革命事業(yè)的摯愛道白,發(fā)自肺腑,動心又動情。即使受過國民黨的刑,遭受錯誤的排擠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懷坦蕩、意志堅強,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從故居的小門走出,我們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紀念館,紀念館里更加亮堂大氣,一進門我們便看到一個巨大的瞿秋白同志的銅像佇立在我們面前。銅像的兩邊陳列著書籍和畫像,還有出土的文物。面向紀念館的大廳,左邊是瞿秋白與列寧的浮雕,他們倆氣宇軒昂,在藍天下闊步,充滿對前途光明的憧憬,充滿對革命的激情。后邊是瞿秋白與魯迅的浮雕,將瞿秋白與魯迅放在一起不僅僅表現(xiàn)了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也體現(xiàn)了瞿秋白在文學方面的造詣。
紀念館內的照片和書籍,墻上瞿秋白先生的事跡都詮釋了瞿秋白同志是一個優(yōu)秀的共產黨人,他對黨忠誠的崇高品質值得我們好好發(fā)揚。瞿秋白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他一生積極投身革命,在艱難時刻擔任黨的最高領導人,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奉獻了畢生心血和寶貴生命,曾經兩度主持中央工作。瞿秋白先生始終對黨忠誠,保持堅定的革命立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對黨忠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有條件的而是無條件的”。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一定要像瞿秋白先生一樣,跟黨走,聽黨指揮。
在紀念館的講解員介紹下,我們還認識到了瞿秋白先生是一個文才兼?zhèn)涞娜?他與茅盾合稱為文壇雙璧,寫了《新靜》、《向導》、《前鋒》、《人道》等一系列進步文章,對了解剖析當時的革命形態(tài),啟蒙青少年思想起了引向光明的作用。同時他也是翻譯巨匠,擔任馬林的助手和翻譯,將著名的俄羅斯文學引入中國,促進了俄國與中國的交流。這也引導我們青年人在這個青春洋溢的時期中要夯實基礎,掌握專業(yè)知識。在學習都同時不斷豐富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為建設美麗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次實踐活動,豐富了我們的實踐經驗,提高了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使我們通過這次實踐更加了解為了革命的勝利,前輩們付出了多少努力和鮮血。瞿秋白烈士雖然已經離開我們60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在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我們對革命先烈最好的報答緬懷先輩,是為了更好地激勵后人,重溫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開創(chuàng)未來。當我們在21世紀享受今天美好生活的時候,永遠不能忘記,我們今天的生活,是無數(shù)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而珍惜我們的美好生活,就是對革命先烈最好的報答。我們也要牢固樹立共產主義信念,跟黨走,聽黨指揮,做一個優(yōu)秀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最后,在我們緬懷過去的同時,我們也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自己的目標,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通訊員 陳帥 儲一凡 蔡晨 胡劍鋒 胡瀟杰)
時間:2023-08-14 作者:陳帥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