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八點半,實踐團成員與平安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成功對接,實踐團隊長劉炯向侯國雨書記介紹了此次實踐的內容,侯書記非常感謝并且歡迎實踐團的到來,我們也作出回應和承諾,一定會認真對待此次實踐調研,不辜負政府,村委和村民的期望,盡自己所能為鄉村振興貢獻出力量,讓村民安心,讓領導放心。
圖為團隊成員在平安湖社區觀看宣傳片
隨后,團隊成員一同觀看了平安湖社區的宣傳片,參觀了平安湖社區對桑樹產業加工的成果,也產生了眾多品牌,例如椹仙傳奇,椹樹下等等。在侯國雨書記的介紹下了解了平安湖社區的歷史以及社區所取得的成就,并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平安湖社區未來的發展規劃和發展前景。侯國雨書記表示歡迎大學生向村委會提出振興平安湖社區的建議。
圖為侯國雨書記介紹桑樹種植的歷史
侯國雨書記向我們介紹到:“自公元前 602 年始,在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黃河主流、支流多次流經夏津縣,并且多次決口泛濫,河床沉積、決口歧流堆積,形成了夏津獨特的地貌特征。黃河改道后為這片土地留下了一片 30 萬畝的沙荒地。夏津縣桑樹栽培歷史悠久,規模龐大,最盛時期夏津境內有 8 萬畝之多,歷史記載 " 此間樹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 ",由于歷史上古桑樹群幾經浩劫,現僅遺存古桑樹群 6000 多畝,百年以上古桑2 萬余株,是全國面積最大、樹齡首屈一指的古桑樹林。”我們要充分利用夏津縣的歷史文化底蘊,推動當地桑椹產業的發展。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深刻認識到桑產業保護利用的重要性。為了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提高桑蠶產業的附加值,如開發桑蠶絲綢文化旅游等。同時,政府應加大對桑產業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以推動桑產業的健康發展。
圖為團隊成員在平安湖社區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