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山東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與‘椹’同行,家鄉產業調研”實踐團赴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蘇留莊鎮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黃河故道古桑樹群”為中心,尋找大河遺落的山河歲月,探索滄海桑田的振興之路。
實踐團成員們來到夏津縣古桑農耕文化展示館,對黃河故道古桑樹群的歷史文化和發展前景進行深入調研,在參觀展館、聆聽講解的過程中跟隨古桑農耕的發展歷程,感受著千年古桑樹群的農耕文化底蘊,與大河遺落的山河歲月進行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視。
實踐團的同學們參觀了蘇留莊鎮前屯村的古桑農耕文化展示館,學習了桑椹的歷史以及桑樹的種植等內容。該村部分桑樹有千年歷史,身上印刻著時間的痕跡。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東方神木--桑樹
團隊成員在夏津縣古桑農耕文化展示館了解到,為守護黃河文化記憶、傳承古桑農耕文化,千年古村前屯村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黃河故道古桑樹群”、“非物質文化遺產——桑皮紙”等為依托,建設了古桑農耕文化館、桑皮紙小院等設施,打造“古桑文化村落”文旅品牌,充分利用現代科技,開展桑農產品深加工及紡織業等,發展特色桑產業。
圖為古桑墨香展示
通過此次實踐,實踐團成員們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古桑文化及其豐富的內涵。館內生動細致的敘述、精彩紛呈的圖片、精美絕倫的藝術品讓實踐團賞心悅目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增強了每個人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圖為團隊成員在展示管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