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北水城古城區城門外的金絲楠木,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為深入體驗楠木文化之美,發掘背后蘊含的歷史內涵,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文化大美,今人共守”實踐隊隊員于2024年1月17日上午前往山東省聊城市古城南城門的金絲楠木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
金絲楠木被稱為“千年神樹”,也有帝王木、木中美玉、木中君子美稱,是是我國獨有的珍貴木材。大多數人是只聞其聲而未見其木,自古是皇家壟斷木材,歷史上金絲楠木專供于皇宮及少數寺廟。館內這棵來自四川深山老林千年楠木歷經上千年,經久不腐且光澤感愈強,是楠木中上等佳品。
實踐隊員在聊城市古城區南城門樓南大街,看到一株十分粗長的樹干橫亙在南城門內左側空地上。而在城門的兩側,有一些充滿歷史感、工藝古樸的石馬、石墩等物品。
在古代,金絲楠木還有辟邪、鎮宅、避兇的功效,戴在身上可以保佑平安,且向其許愿很靈驗,故此楠木掛滿了各種各樣的許愿牌。實踐隊隊員看到許愿牌不但有近幾年的人們寫下的美好愿望,也有很多年前人們留下的心愿,并在一個空白的許愿牌上寫下了自己的美好心愿。
隨后,實踐隊員參觀了金絲楠木博物館。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關于金絲楠木的記載“金絲者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楠木至美 者向陽處則結成人物山水之紋,木質堅硬耐腐",由此 可知其歷史的悠久。在參觀過程中,實踐隊員了解到,金絲楠木在古代是可遇不可求的難得珍寶,金絲楠木拔步床更是難得的珍品,價值上千萬,令人贊嘆不已。實踐隊員還從講解員那里了解到,金絲楠木還是一種珍貴藥材,楠木中散發出來的香味可以刺激人的神經系統,能夠醒脾化濕,開竅醒腦,具有很大的作用。
博物館的講解員為實踐隊員講解道:“金絲必須得在樹木生長到一定的年限和大小之后才會形成,只有達到這些條件的楠木才是金絲楠。金絲楠木的清香千年不散,材質千年不腐,蟲蟻不侵,就算不上漆,也越用越亮。”博物館中還藏有歷史上保存下來的牌匾,如“選魁”、“魯士齊恭”和“盛朝碩望”等清代匾額,也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符號。
金絲楠木是我國,更是世界珍貴的文化遺產,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保護與傳承。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員們不但了解到金絲楠木的歷史、作用以及寓意,而且深刻意識到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堅定了文化自信。文化的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而文化旅游與文化資源是相輔相成的,須不斷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實現資源與旅游的有機結合,才能實現地方特色文化資源與旅游的發展,才能將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