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夢隴西,科技引領藥都發展
近日,一支充滿活力與使命感的青年團隊在隴西縣展開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文化傳承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思想,以實際行動為隴西縣的紅色文化傳承、鄉村振興和中醫藥產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追尋紅色記憶,傳承隴西精神 7月14日,團隊一行在隴工工委紀念館館長的帶領下,逐展室參觀了隴西中共隴右工委紀念館。這里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紅色精神的傳承之地。通過館長的詳細講解,大家深刻了解了隴西作為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歷史地位,以及隴原兒女在革命斗爭中所展現出的“根植群眾、艱苦奮斗、不屈不撓,勇于犧牲”的隴右革命精在黨旗前,全體成員重溫入黨誓詞,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表示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新時代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家紛紛表示,要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將革命精神轉化為推動新時代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團隊還前往李家龍宮和隴西縣博物館,繼續探尋隴西的文化底蘊。在當地講解員的引領下,大家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充滿故事和傳奇的年代。無論是李家龍宮的宏偉建筑,還是博物館內珍貴的歷史文物,都讓人深感隴西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而在隴西縣博物館,一件件珍貴的文物更是生動地展示了隴西地區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通過此次參觀,大家不僅增長了見識,更對隴西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情感認同。
聚焦藥都發展,共謀鄉村振興 7月15日,團隊以“青春賦能鄉村振興,科技助力藥都發展”為主題,前往甘肅中藥材交易中心進行參觀學習。在交易中心,親眼見證了中藥材從種植、加工到交易的全過程,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在推動中藥材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與交易中心工作人員的深入交流,團隊成員們不僅了解了中藥材市場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還就如何運用科技手段提升中藥材品質、拓展市場渠道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通過與他們周邊商鋪進行交談走訪,了解到這座占地180畝的龐大市場,年交易量穩定在23至30萬噸之間,交易額更是高達60至100億元,成為了西北地區乃至全國中藥材流通的重要樞紐。

同時也了解到交易中心以黃芪、黨參、甘草、柴胡等十大地產隴藥為主導,品種多達20余種,充分展示了甘肅作為中藥材大省的深厚底蘊與獨特優勢。。下午,團隊前往菜子鎮現代農業園進行參觀調查。在這里,大家看到了現代農業技術在中藥材種植中的廣泛應用和顯著成效。了解了他們如何應用科技使農業發展更加高效、可持續、智能化和環保。例如他們利用升降的原理節省了育苗的空間,提高了育苗效率;同時他們也利用電子設備來進行灌溉,提高灌溉效率,節省人力資源。通過與園區負責人的交流,團隊成員們對中藥材產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和期待。同時我們也為他們展示了我們自行研究的智能車,并提出未來能不能應用智能車進行采摘。
探索中醫藥未來,共話青年成長 7月16日上午,團隊前往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園和數字本草檢驗檢測中心進行參觀學習。在博覽園,實踐隊員被琳瑯滿目的中藥材展品和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所吸引;在檢驗檢測中心,實踐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在保障中藥材品質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團隊還參觀了種子孵化中心,了解了中藥材新品種的研發和推廣情況,在這里實踐隊員們對這些藥材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并表示在未來將努力將自己的專業所學應用到農業方面。下午,團隊與隴西團縣委副書記陳嘉偉及深圳大學學生干部團隊進行了座談交流。深圳大學學生干部團隊此行以回訪優秀校友為主題,已經連續舉辦三年。雙方就青年如何在鄉村振興和中醫藥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和看法。通過此次交流,不僅增進了兩地青年之間的友誼和了解,更為未來的合作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藥圃園掛牌儀式 7月17日,共青團隴西縣委書記和蘭州理工大學電信學院副書記以及團委書記朱毅林老師和實踐隊員們一同前往藥圃園進行掛牌儀式。此次掛牌不僅標志著藥圃園在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更彰顯了青年一代在鄉村振興中的責任與擔當。

儀式上,共青團隴西縣委書記周娜娜、副書記陳嘉偉以及蘭州理工大學電信學院副書記劉煒等領導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團隊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此次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讓團隊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隴西豐富的紅色文化和中醫藥產業魅力,更激發了他們為鄉村振興和中醫藥產業發展貢獻力量的熱情與決心。未來,他們將繼續秉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實際行動為隴西縣乃至全國的鄉村振興和中醫藥產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