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世界,一字一故事。”為了培養孩子們對漢字藝術的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團隊策劃了此次“七彩假期”志愿服務公益活動,2024年7月22日下午14:00,我們在湖北省宜昌市唐家灣峽州社區成功舉辦了一場以“書畫最美漢字”為主題的兒童公益課程,旨在通過生動的講述,身臨其境的感受,帶領孩子們走進中華文明之光,體悟漢字的獨特魅力與深刻內涵。
本次活動的目標群體是6至12歲的兒童,課程伊始,本團隊講師為激發孩子們求知的熱情,調動積極性,便以神話傳說《倉頡造字》作為引入,孩子們踴躍舉手,主動講述自己了解到的倉頡造字故事,朗誦故事內容,對漢字的起源與古人創造的智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根據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觀察自然景物如日月星辰、鳥獸足跡等,創造了最初的象形文字。這個故事不僅揭示了漢字的起源,也展現了中國古代先人的智慧和勇氣。隨后,講師為考驗孩子們的吸收程度,邀請孩子們獨立復述倉頡造字的動機與過程,使得漢字文化更加深刻地鐫刻在孩子們心間。
為了幫助孩子們更深入地理解漢字的歷史演變,講師首先詢問孩子們中國書法的五種字體有哪些,考察孩子們對漢字的基礎認識是否扎實,而后,帶領孩子們穿越歷史的長河,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隸書,逐一詳細介紹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漢字形態。通過提問的形式,講師發現孩子們對書法名家有著淺顯的認識,進而深入介紹王羲之、柳真顏、歐陽詢、柳公權、蘇軾等書法名家的作品,分析書法名家成名之緣,孩子們不僅增添了對漢字書法的審美意趣,而且能夠以榜樣激勵的形式啟迪文化智慧,啟蒙藝術鑒賞。
為了讓孩子們更直觀地了解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及其使用方法,我們特別準備了微課視頻。視頻中,專業講師詳細講解了毛筆的握筆姿勢、運筆技巧以及如何正確使用墨、紙、硯等工具。通過這些實際操作的演示,孩子們不僅掌握了基本的書寫技巧,還對傳統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最后,團隊講師向孩子們傳達寄語,希望同學們要寫好中國字,傳播漢字藝術,將漢字文化發揚光大。
總體來說,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多樣,包括書法知識講解、漢字文化體驗、書法名家故事分享以及視頻分享等環節。講師細致入微的講解,讓孩子們對書法有了更深的認識;解讀漢字的起源和演變,讓孩子們領略到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書法名家的勵志故事更是激發了孩子們的愛國情懷。達到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讓孩子們在書畫藝術的氛圍中感受漢字之美,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素養,同時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