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山東理工大學“蔚夢疆來”實踐團不遠千里于7月12日來到新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博斯坦鄉開展暑期支教活動,團隊成員分成五組分別前往博斯坦村、三個泉子村、阿克托勒村、依爾喀巴克村、合然托別村紅領巾小課堂暑期支教活動的開展,經過兩天的休整,博斯坦鄉紅領巾小課堂在博斯坦鄉政府、各村政府、實踐團成員們的共同努力下順利開課。
1.
博斯坦村紅領巾小課堂開課“蔚夢疆來”實踐團成員滕一碩、肖士杰、劉子睿于7月16日上午在博斯坦村開展紅領巾小課堂支教活動。他們積極參與當地教育事業,精心組織紅領巾小課堂,為村里的學生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知識課程和課外活動。這些實踐活動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也增進了實踐團成員與當地居民的情感交流,進一步推動了民族團結和文化交融。伴隨著熱烈的掌聲和歡快的笑聲,紅領巾小課堂在充滿活力和希望的氛圍中正式開課,為孩子們開啟了一段精彩的學習旅程。團隊成員和學生們相互熟悉,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為接下來紅領巾小課堂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三個泉子村紅領巾小課堂開課
7月16日上午,為帶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蔚夢疆來”實踐團馬添翼、李思瑩在博斯坦鄉三個泉子村舉行開班儀式。儀式開始,實踐團成員對其學校、團隊進行介紹,并設置破冰游戲,學生積極參與游戲,以飽滿的熱情回應實踐團成員。實踐團成員與學生相互認識熟悉,建立良好教學基礎。實踐團成員詳細介紹了本次支教活動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支教課程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學科,同時還包括音樂、美術、體育等拓展學科,旨在全面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團隊成員將根據學生情況制定學習計劃,保證學生預習與復習兼得。還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包含化學趣味實驗,學生翻轉課堂、電影鑒賞等趣味課堂。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支教開班儀式的成功舉行,標志著一段充滿愛與希望的教育之旅正式開啟。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實踐團成員們將與孩子們攜手共進,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共同書寫一段美好的篇章。
3.阿克卓勒村紅領巾小課堂開課
“蔚夢疆來”實踐團成員趙一帆、張國勝、周可濤來到阿克卓勒村開展開展紅領巾小課堂實踐活動。團隊成員為當地的學生們講解了,基礎學科,黨史故事,文化差異等等內容,并且團隊成員也了解到了當地是以畜牧業為主的農牧村,農牧文化昌盛,民族特色鮮明。在上課途中,團隊成員與當地學生積極交流溝通,不僅把團隊成員所知所想分享給了當地學生,也同時擴寬了團隊成員對于木壘線的認識。在上課時團隊成員也向當地學生普及了國家通用語言的知識,推進了當地國家通用語言普及的進程,也為當地教育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團隊成員與當地學生能夠攜手共進,創造一段美好的時光。
4.依爾喀巴克村紅領巾小課堂開課
“蔚夢疆來”實踐團成員張圣博、王靖文、聶欣在7月16日上午于依爾喀巴克村開展紅領巾小課堂支教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了解到依爾喀巴克村的畜牧業文化以及當地的民族文化。這里的畜牧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種類繁多。同時順利開展了紅領巾小課堂支教活動,支教對象多為各個年齡段的小學生,支教內容分為愛國課堂、興趣課堂和智育課堂三部分。這不僅加深了實踐團成員們對當地民族文化的了解與認識,更為當地孩子們的教育事業貢獻了一份力量。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份跨越民族友誼和互助將會持續傳遞,為構建和諧社會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 合然托別村紅領巾小課堂開課
“蔚夢疆來”實踐團合然托別村支教活動于7月15日順利開展,實踐團成員崔雨欣,李雅雯教孩子們輔導作業、開展紅領巾小課堂系列課程,合作博斯坦鄉籃球賽等。開班儀式后,合然托別村的小學生和實踐團成員們很快便打成一片。支教活動順利開展,實踐團成員在發揮特長的同時也不忘認真細致的講解基礎的知識點,小學生們虛心求教,活潑開朗,均高質量的完成了學習任務。期待在以后的支教生活,“蔚夢疆來“實踐團將帶來更加有趣且高質量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