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千年墨香,傳承文化之魂;共賞文化瑰寶,同筑精神家園;堅持寓教于樂,倡導以玩促學。2024年7月19日,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團委學生會服務隊在星槎小學開展了名為“墨香傳千年,古畫流芳韻”的修復古畫情景模擬活動。在活動中,小朋友們化身“小小古畫修復師”,根據線索集齊古畫碎片、完成古畫拼圖,并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古畫背后的故事。通過親身參與的方式,活動能讓小朋友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蘊含在古畫修復中的文化之美,激發他們對古畫這一傳統文化的興趣,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活動伊始,小朋友們自行組成五個小組,每組搭配一位對指定古畫有充分了解的助教老師。隨著燈光漸暗,大屏幕緩緩亮起,活動主題“墨香傳千年,古畫流芳韻”幾個大字映入眼簾。老師通過“誰來修古畫”這個問題,引出了“古畫修復師”這一職業,并給小朋友們播放了修復師工作的紀錄視頻。看到古畫在修復師手中煥然一新,小朋友們不禁發出了贊嘆聲。了解古畫修復背后的故事和艱辛之后,小朋友們意識到保護文化遺產是每個人的責任和使命。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將激勵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加關注傳統文化傳承和歷史文物保護事業。

(圖1:芋泥老師講解古畫知識)
緊接著,通過觀看一段精心制作的幻燈片,小朋友們仿佛穿越時空,來到了一個靜謐的博物館,被博物館老爺爺委以重任,成為了一名小小修復師。小朋友們興致勃勃,為了更好地勝任這個新的職位,他們來到了“古畫大講堂”學習古畫知識。芋泥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古畫的題材、特點和技法等。從山水畫到人物畫,從工筆重彩畫法到寫意畫法,老師的講解既簡明扼要又生動有趣,通過一幅幅例圖,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們欣賞到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風格的古畫,感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審美趣味,潛移默化地提升了藝術鑒賞力和民族文化認同感。
知識搶答環節旨在檢驗大家的學習成果,問題涵蓋古畫大講堂上講過的知識,還添加了古畫鑒賞的內容,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隨著老師的口令落下,各組隊員爭先恐后,積極搶答,現場氣氛熱烈非凡。這一環節不僅加深了小朋友們對古畫知識的理解,還增強了團隊間的協作能力。

(圖2:小朋友們積極搶答)
活動逐漸深入,我們來到了“尋找線索”環節。小朋友們需要通過游戲環節,獲得環環相扣的線索,逐步揭開古畫的秘密。與扮演古畫作者的小老師們聊天時,小朋友們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畫室之中,與古畫作者面對面交流。他們或詢問創作靈感,或探討藝術理念,每一次對話都仿佛穿越了時空的界限,讓古老的藝術作品在小朋友們的心中煥發生機。在一次次團隊協作中,小朋友們不僅鍛煉了邏輯思維和合作能力,還意外發現了許多關于古畫及其作者的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豐富了小朋友們的知識儲備,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傳遞了真善美的價值追求。與此同時,文物保護的重要性也在小朋友們心中漸漸明晰:每一幅古畫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需要全社會共同珍惜和保護。

(圖3:小朋友們在拼古畫拼圖)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小朋友們完成了古畫拼圖。隨著一塊塊碎片的精準拼接,一幅幅古畫呈現在眾人眼前。那一刻,小朋友們所有的疲憊仿佛都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欣喜若狂的歡呼聲和鼓掌聲,難以言喻的喜悅與成就感生動地寫在小朋友們的笑靨上。古畫重生,不僅是技藝的勝利,更是文化傳承的見證。

(圖4:小朋友們完成了古畫拼圖)
隨著日暮的降臨,“古畫修復之旅”活動緩緩落下帷幕,但那份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重卻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這個活動不僅能讓小朋友們深刻感受到古畫這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力量,還能培養小朋友們的團結精神和責任感,共同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而努力。團學服務隊的小老師們相信,在無數人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古畫將得以重生,更多的歷史記憶將被喚醒,中華文明的璀璨光芒將永遠照耀著這片古老的土地。
撰稿人:周珊羽
初審人:鄔悅琦 盧馨穎
復審人:李海峰
終審人:王豐
來稿單位: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團委學生會服務隊
來稿時間:2024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