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縣素有“牌坊城”的美譽,單縣的牌坊群始建于明清時期,多為表彰節孝婦女而建。在那個封建禮教盛行的時代,節孝被視為女性的最高美德,牌坊的建造不僅是對個人品德的表彰,更是家族榮耀的象征。百壽坊和百獅坊作為其中的代表,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獨特的結構,成為單縣乃至全國的文化瑰寶。這些牌坊不僅凝聚了古代工匠的心血與智慧,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踏入單縣牌坊古城景區,一股古樸而莊重的氣息撲面而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百壽坊,它靜靜地矗立在勝利北街,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坊體由青色魚子狀石灰巖構成,通高13米、寬8米,四柱三間三層樓閣式建筑氣勢恢宏。仔細觀察牌坊上的雕刻,那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壽”字,或端莊大氣,或飄逸靈動,無不展現出古代書法的魅力。坊座上的雄獅、蚊龍、仙鶴等圖案,更是栩栩如生,令人贊嘆不已。在古代社會,長壽被視為福氣的象征。而百壽坊的每一個“壽”字,不僅僅是書法藝術的展現,更寄托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的美好祝愿。


隨后,實踐隊隊員們來到了被譽為“天下第一坊”的百獅坊。這座牌坊因夾柱上精雕細琢的一百個姿態各異的石獅子而得名。坊高14米,寬9米,四柱三間五樓式結構,每一根柱子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大獅子猙獰威猛,小獅子環繞嬉戲,整個牌坊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隊員們站在牌坊下,仰望著這些精美的雕刻,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工匠們精湛的技藝和辛勤的付出。

在去往百獅坊的廣場上,有一只大鼎立在中央,上面刻著“單縣羊肉湯”,鼎下還有對其的簡介,從中足以見得其歷史悠久。在單縣,每逢新年,家家戶戶都要準備一碗熱氣騰騰的單縣羊肉湯。而無數食客提起單縣時,也都會聯想起單縣的羊肉湯。單縣羊肉湯,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一種情感的寄托。
此次參觀讓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工匠們的智慧和創造力。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和心靈,創造出了這些不朽的藝術品。這些牌坊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征。通過參觀這些牌坊,實踐隊隊員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社會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也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也讓隊員認識到了實踐學習的重要性。書本上的知識雖然豐富,但只有通過實地參觀和親身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和領悟其中的內涵。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亦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雅頌遺風葳蕤華光”實踐隊隊員在這次對古代建筑藝術的欣賞之旅中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成長。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實踐隊將帶著這份感悟和收獲,不斷前行,努力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同時也期待著有更多的機會去探訪更多的歷史文化遺跡,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