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紅色文化學習成果轉化為生動的教育資源,實踐團成員在活動前期深度走訪了大峰山紀念館、老戰士紀念館及石麟山烈士陵園三大紅色教育基地,從中汲取了豐富的歷史養分。7月22日,山東理工大學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濟南市長清區儒師教育機構,開展了一場以“傳承紅色基因,聆聽歷史回響”為主題的特別支教活動。此次課堂聚焦“紅色故事”與“紅色家書”,將這些鮮活的歷史見聞與感悟融入教學,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深刻而富有感染力的精神洗禮與愛國教育。
圖為實踐團隊長王雅潔講課。山東理工大學林予淳提供
課堂上,支教團成員化身“紅色故事講解員”,將革命先輩的崢嶸歲月化作涓涓清流,滋養著一顆顆童心。實踐團隊長王雅潔以少年英雄邱少云的事跡為引,瞬間點燃全場目光,開啟了一段穿越時空的“紅色記憶”之旅。她將在紀念館與烈士陵園的所見所思,悉心轉化為孩子們能感知的鮮活故事。在動情講述中共一大代表、山東黨組織創始人王盡美的革命生涯時,她通過圖片向孩子們特意展示了其子的珍貴回憶手稿,刻畫了王盡美磐石般的信仰、無私的奉獻與至死不渝的忠誠,讓這位從齊魯大地走出的革命先驅,穿越百年風霜,在孩子們心中巍然矗立。
圖為實踐團隊長王雅潔講課。山東理工大學林予淳提供
此次活動在孩子們心中激起層層漣漪。他們凝神傾聽,聽到動情處,清澈的眼眸里泛起晶瑩的淚光。那份純真的感動與懵懂的震撼,無聲地訴說著歷史的重量。在“寫封信給先輩”環節,孩子們提筆凝思,一筆一畫工整而莊重。稚嫩的筆尖流淌著對英雄的無限敬仰與感恩。
圖為孩子給革命先輩寫的書信。山東理工大學崔裕昊提供
山東理工大學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團通過紅色教育基地的深入研學與課堂的深情講述,在歷史長河與童真心靈間架起一座溫暖的橋梁。以紅色故事傳遞信仰之火,用紅色家書厚植報國之志,在孩子們心中點燃了紅色基因的火種。這不僅是一堂知識的傳授,更是一場精神的鑄魂之旅、家國情懷的無聲浸潤,為教育注入強勁的紅色動能,指引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