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山東理工大學“E在巖外”實踐團前往沂源縣南麻街道怡康社區,為社區中小學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計算機知識科普活動。活動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場,分別針對小學生和初中生群體,內容涵蓋計算機網絡安全和游戲發展歷史,旨在激發青少年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
上午8點,實踐團成員為社區的小學生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計算機網絡安全”科普課。志愿者們通過動畫視頻、互動問答等形式,向孩子們介紹了網絡安全的基本概念,如病毒防范、密碼安全、網絡詐騙識別等。課堂上,孩子們積極提問,踴躍參與討論,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了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上網的小技巧。
下午2點,7月18日,“E在巖外”實踐團為初中生帶來“從像素到虛擬——游戲發展史探秘”主題講座。生動展示了電子游戲從《雙人網球》《太空戰爭》的誕生,到雅達利2600、紅白機《超級馬里奧》的家用化進程,再到Game Boy與《俄羅斯方塊》的掌機革命。實踐團通過趣味案例,如“戴帽子的馬里奧”設計巧思,解析技術演進與游戲文化的互動。為了讓同學們更直觀地了解游戲制作過程,志愿者們展示了經典游戲的場景及人物建模,并簡要介紹了專業建模軟件Maya的基本操作。在實踐環節,同學們在實踐團成員的指導下動手嘗試簡單的模型設計,親身體驗游戲創作的樂趣。

本次活動不僅拓寬了社區青少年的知識視野,也讓他們感受到科技創新的魅力。實踐團成員表示,希望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孩子們對計算機科學的興趣,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網絡與游戲,樹立健康的上網習慣,同時為未來的職業規劃提供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