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子三下鄉:傳承大釗精神,踐行時代使命
為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2025年7月5日,北華航天工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紅旗飄揚隊”來到李大釗紀念館,開展以“傳承大釗精神,踐行時代使命”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懷揣敬畏之心走入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李大釗紀念館,從而直觀感受革命先輩李大釗為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奮斗的偉大歷程。

圖為團隊成員在紀念館內參觀學習 崔洋銘攝
步入李大釗紀念館,團隊成員們便被莊嚴肅穆的氛圍所感染。循著墻上的標識,成員依次參觀了館內各個展廳。在展柜之中,泛黃的手稿、塵封的照片、陳舊的遺物,無一不在無聲地訴說著李大釗同志為中國革命事業拼搏奮斗的一生。從他留學日本探求強國富民之路,再到回國后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從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再到參與領導五四運動,每一段經歷都讓成員們駐足良久,心中涌動著不盡的崇敬與贊嘆,李大釗同志不光是革命家,更是用思想照亮黑暗中的人們。新時代的青年當以他為楷模,將學識化為行動的力量,用知識的光芒照亮身邊人,用青春之火傳遞時代的星火。

圖為團隊成員對游客進行采訪調研 高薪攝
參觀過程中,團隊成員們還隨機采訪了幾位游客。 采訪成員對個年齡段參觀者進行了提問,其中在詢問一位阿姨您是否知道李大釗同志的貢獻時,她回頭望著李大釗紀念館前的八個柱子細說著李大釗同志的八大貢獻,如他最早把馬克思主義帶到中國,還參與創建了中國共產黨,一輩子都在為老百姓找出路……;成員還對小朋友進行了采訪,問他平時有沒有參加過紅色主題活動。小朋友歪著頭說“媽媽會帶我參觀一些紅色文化紀念場所,讓我見識到了許多和李大釗爺爺一樣偉大的人”。這些簡單又真誠的對話,讓團隊的成員們意識到原來紅色故事早就這樣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從白發蒼蒼的老人到天真爛漫的孩子,一代代人都在用心記著、用力傳著,這種傳承,比任何文字都更有力量。
采訪結束后,團隊成員們還主動化身 “紅色講解員”,作為志愿者在展區內向參觀的游客們講述李大釗同志的革命故事。一位隊員結合展柜中“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書法作品,向幾位老年游客細致講述了李大釗同志如何在黑暗中探索救國道路,如何用筆墨去喚醒國人的覺悟;還有隊員結合展館中五四運動時期的歷史照片,向身旁的小朋友和家長生動描述了李大釗同志帶領青年學子奔走吶喊的場景,受到了眾多游客的夸贊。

圖為團隊成員作為志愿者向游客講解 孫依萌攝
展館內任務結束,團隊成員們移步紀念館外的涼亭,開展了一場交流討論會。成員們立足于自身專業,圍繞李大釗同志的精神實質、新時代青年如何傳承紅色精神等話題暢所欲言,分享著自己在參觀過程中的所見所想、所思所悟。團隊成員還統計了發放的調研問卷作答情況,分析后發現,80%的人能準確說出李大釗的3項主要貢獻,其中“創建中國共產黨”、”傳播馬克思主義“提及率最高。

圖為團隊成員對采訪調研內容進行總結 崔洋銘攝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李大釗先生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燈塔,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此次參觀李大釗紀念館,對“三下鄉”實踐團隊的每一位成員來說,都是一次刻骨銘心的精神洗禮。它讓成員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發展歷程是多么的艱辛與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像李大釗先生這樣的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新時代青年更要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圖為團隊成員紀念館門口合影 崔洋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