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學子三下鄉:愛護環境,從身邊做起
實踐地點:合肥大蜀山
實踐時間:2022年6月20日至7月5日
實踐目的
古人有云:“數罟不入污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從這可以看出,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從古至今一直存在的。大自然給予了我們許多,作為回報,我們當然也要更好地愛護大自然。尤其是如今的時代,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一直在不斷提升,而同時我們也對大自然造成了不少傷害,亂砍伐樹木,隨地亂扔垃圾,隨意排放污水,污染河流,讓許多水中生物喪失家園和生命,隨意排放二氧化碳,導致全球平均氣溫升高,對在南極和北極生活的動物們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這些傷害,讓大自然開始反擊,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席也正是看到了,只有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更加愛護自然,人類才能更長久地、更好地生存下來,所以提出了十分重要的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貫徹落實這個重要理念,保護我們的環境,愛護我們的自然,因此我們團隊決定把實踐內容定為“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共筑美好環境”的撿垃圾活動。我們希望可以為我們的自然環境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實踐內容
實踐開始,實踐隊員按照規定的時間來到合肥市的大蜀山集合,我們在山腳下規劃好路線,分配好每個人的任務之后,我們開始向著目的地前進。我們沿路前進,我們發現景區的明顯的垃圾不是很多,環保工作做得還是很到位的,但是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些很難撿的垃圾,這些垃圾很容易被忽視。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是秉持著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里的垃圾在行動著,所以我們非常認真地對待,仔細搜尋著每個角落,我們希望盡我們的全力,將景區的垃圾消滅掉。可爬到一半時,我們的體力就已經急劇下降了,累得氣喘吁吁,我們為了能更有體力地進行后半程的撿垃圾活動,我們決定休息一會兒,養精蓄銳。雖然很累,但在休息的時候,我們欣賞著大蜀山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疲勞瞬間少了不少。我們在休息時,也沒有閑著,我們討論著后半程該如何更加順利的進行,分享著前面活動的體會,我們還提到了,大蜀山的環保措施還是做得很到位的,沿路我們會發現都設有垃圾桶。在后半程的活動中,我們覺得應該讓更多的人有更強的意識去保護屬于我們共同的自然,所以,沿路我們也會積極向一些小朋友們,和大人們宣傳保護環境的理念。
這次實踐活動,我們體會很深,收獲很多。當然我們心里明白,保護自然的責任只靠我們幾個,只靠這一次實踐活動是根本完成不了的,這需要的是我們持之以恒的堅持,是未來每天都要做的事,而且,我們還需要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保護自然的行動中。只有人人擁有一份愛護自然的心,我們與大自然才能更加和諧地相處。
時間:2022-06-30 作者:赴合肥返鄉實踐隊 來源:赴合肥返鄉實踐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