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研學勵志,強國有我”小分隊前往徐圩新區應急救援搶險大隊(186大隊)開展研學實踐活動。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朱國軍等一行來到“走在前列看沿海大工業,洼地崛起見證中國式現代化”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現場,慰問實踐師生。徐圩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安軍偉、徐圩新區人社中心主任段向東、校團委書記黃吉慶、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張明星及相關工作人員陪同。
在指導人員的帶領下,實踐隊員走進186大隊急救培訓區和仿真滅火平臺。指導人員詳細介紹并演示了心肺復蘇術、滅火實操等訓練項目,講解實訓過程中現場模擬化工生產中發生的泄露、起火、爆炸等應急處理。實踐隊員們熱情高漲,全程認真學習并進行實操。活動中,朱國軍希望同學們樹立和踐行“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理念,將實踐所學結合到專業學習、科研實驗中。
研學結束后,徐圩新區人社中心與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舉行社會實踐基地簽約暨揭牌儀式。座談會上,雙方就人才需求與引進培養進行現場交流,段向東介紹了徐圩新區招才、引才、留才的基本情況及學校在新區的就業情況。張明星就環化學院辦學定位、專業設置、產教融合以及人才培養的情況進行交流。安軍偉介紹了徐圩新區近年的人才流動情況以及未來的戰略部署,表達了與學校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意愿,并著重就跨專業、分層次、分類別進行人才培養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朱國軍指出,徐圩新區作為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加強與徐圩新區交流合作,有利于進一步深化江蘇海洋大學“扎根淮海、面向黃海、輻射沿海、走向深海”的服務定位。把企業基地變成大學生社會實踐場所,共謀共建優秀人才培養,實現了學校、企業和學生的共贏。講話中,他肯定社會實踐隊員們在了解專業前景、樹立專業自信的同時,用學生視角記錄徐圩、宣傳徐圩,為徐圩“代言”,勉勵同學們在實踐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把家國情懷融入不懈奮斗,在成長成才的同時服務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隨后,張明星與段向東代表雙方共同簽署了《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協議書》,朱國軍與安軍偉共同為社會實踐基地揭牌。
“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半個月來,江蘇海洋大學“研學勵志,強國有我”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走進港控集團、盛虹石化、洋井集團、地下管廊等17個石化企業集團及重大工程項目,通過調研、采訪、視頻制作等形式,用當代青年視角感知石化產業基地無處不在的“中國式現代化”元素,為探尋徐圩新區工業研學新途徑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