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公平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當前,城市與農村的差距日益凸顯,城市化進程加快,但是農村的醫療、教育和服務行業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戰。山里的孩子為了出城,往往要走好遠的山路,這嚴重影響了他們自身的發展。為了給山中的孩子帶去更多的成長助力和關愛,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湘約有澧,健心未來”團隊成員決定再次前往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沙塔坪鄉六耳口村支教,此次實踐活動的目的是用體育來滋養孩子們的內心,開展“以體健心”為主旨的實踐活動。通過此次活動為孩子們開拓視野,激發他們對未來的向往,填補他們對山外生活的空白,促進其全面發展,為鄉村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為“湘約有'澧’,健心未來”社會實踐團隊與六耳口村孩子合照。中國區青年網通訊員 周聰攝)
一、實踐過程
7月8日,剛下過雨的空氣中略顯一絲絲涼意,微風不燥,這是我們第一次背井離鄉,第一次從這片熟悉的地方去往一個我們未知的山村,內心的局促和不安總會在不經意間敲打著我們,但內心更多的是激動和好奇,鄉下很美嗎?鄉下的孩子是什么樣子的?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啟程去往了六耳口。在火車上,看著窗外的風景慢慢從高樓大廈變成了小麥稻田,我們逐漸脫離熟悉的城市生活,正式踏足了鄉下生活。
7月9日,下火之后我們還去做了一個小時的大巴才到目的地,當地村委會書記熱情地招待我們,幫我們搬行李,請我們吃飯,熱情好客的書記也讓我們內心暖暖的,吃完飯,我們又坐車去往了六耳口村,舟車勞頓讓我們疲憊不堪,但是我們沒有休息,收拾完行李就去往了六耳口的小學。
初到小學,從銹跡斑斑的圍欄,滿是雜草的院子,還有數量繁多的蜘蛛網足以看出已經很久沒人來過。我們清理了一下院子里的雜草,又把教室里橫七豎八的桌椅板凳全部擺放整齊,連帶著蜘蛛網也清理了一下,為了迎接第二天學生的到來。六耳口有一條十分清澈的河,我們收拾完教室,就跑到了河邊,赤著腳走到河里,冰涼的河水拍打著腳踝,感受著河邊吹來的冷風,不禁感嘆這里優美的景色,這里的空氣質量要比城市里好太多了,沒有空氣污染,我感覺整個身體都變得輕松很多。感受完這里的環境已是晚上,我們沒有熬夜,帶著疲憊的身體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一早,我們洗漱完畢,便去往了學校,在路上,我們看見了許多孩子背著書包,帶著水瓶,蹦蹦跳跳地去往學校,我們看到這一幕也是十分欣慰,他們并沒有因為自己是鄉下的孩子而感到自卑,相反他們很喜歡這里,喜歡這里的一草一木。進入教室,我們的第一節課講的是安全教育,看著他們聽得炯炯有神,眼神里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這也激發了我們對于教書的熱情,下定決心讓他們學到更多的知識,當然這些鄉下的孩子們也給我們講了許多有趣的故事,讓我們更加了解風土人情。因為年齡的不同,再加上有些比較大的孩子已經初一初二了,而有些孩子才一二年級,我們采用了分開教學的辦法,分成了大班和小班,孩子們也是非常高興。放學后,一些孩子騎著自行車回家,而有些孩子則需要乘坐渡船才能回去,這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重要性。
因為這里是鄉下,所以沒有飯店可以供我們吃飯,有的只有食材,我們只能自己去做飯才能解決吃的問題,像現在的大學生只知道課本學習,而忽視了生活上的學習,在家里有著父母的偏愛所以我們很少做飯,這次“三下鄉”對我們而言也是一次生活上的歷練,不僅僅要教別人,還要教自己。我們其中也有會做一點飯的,但是一些食材的使用還是需要上網上去查,所以我們分工明確,有人洗菜切菜,有人熱油炒菜,忙里忙外好久,我們終于做好了在六耳口的第一頓,雖然味道有待提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是我們勞動的成果,我們也認識到做飯的不容易。
(圖為“湘約有'澧’,健心未來”社會實踐團隊抵達后自己動手做的第一頓飯。中國區青年網通訊員 肖鐿蓮 攝)
再后面,我們開始了我們的教學,我們在前兩天的課程中,了解著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如何可以激起他們對于課堂的樂趣,能夠走進課堂并且能夠完整的吸收接納新的知識。我們也會在課后相互討論,了解我們課堂上孩子們的反應,借此能夠了解到我們在備課上的不足,也會在對于第二天課堂的備課上互相討論如何解決出現的問題。當新的問題出現時,我們更會去積極的面對,討論,解決問題。如果沒有問題,我們也會去進行創新,開展更加豐富多元化的課程包括攝影、吉他、藝術鑒賞以及人文地理等等一系列課程。在與學生的關系處理上,對于他們,我們是陌生人,他們對我們并不了解,所以我們不僅僅是在開始進行自我介紹,我們也會在課余生活時積極與學生互相了解,通過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課后的娛樂、談心來更近一步來促進學生與我們的感情。當我們與學生的互相了解程度進一步發展,我們距離叩響他們心靈的大門也會進一步,于是,我們可以通過心理的了解進一步加強與保護他們的心理健康與安全,也與我們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相契合。只有當我們走進他們,了解他們,才可以很好的對于他們的心理健康安全的防線建設的效果進一步提升,而豐富的課余生活也能使他們的心理狀態能夠一直陽光開朗的走下去,無懼未來的困難與艱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從一開始廚房的手忙腳亂才勉強湊出來的一桌飯,慢慢的開始有條不紊,飯菜的質量也是在逐步的提升,在一開始對于鄉村生活的不適應,對于離開空調房的煩躁,也逐漸變為日常的一環。我們開始變的不再畏懼飛蟲的恐嚇,也不再煩躁夏日的炎熱,蚊蟲的侵襲。我們慢慢走進這里的綠水青山,開始慢慢掀起帷幔,開始領略到鄉村的美。不論是曉看天色暮看云的天空,還是莫笑農家臘酒渾的人文情懷都讓我們深深的沉醉其中,這里有著春水碧于天的河流,有著雞鴨成群晚不收的安逸。在一次次的震撼中,我們也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我們心里的想法,想著短暫的實踐時長,我們每個人的心里也充滿了對于這段美好時光的深深的懷念。
(圖為六耳口村天空照片 中國區青年網通訊員 張孝申 攝)
二、實踐收獲
1、改善農村兒童的教育狀況:我們通過利用青年大學生對于新的事物的認知與接受能力的高效性來對兒童的認知進行拓展,并且通過實踐創新的教育方法,幫助農村兒童接受更適合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2、培養未來社會所需的優秀人才,持續推動教育公平:通過農村艱苦生活的磨練,以及實踐活動對領導能力的要求,使我們可以獲得很多良好的感悟,對于我們的品格、領導力和實干精神有著極大的提升,使得我們在未來可以以更大的能量繼續關注并且推動中國教育進步。
3、以體育心理建設為目的,緩解壓力:體育運動可以幫助兒童緩解壓力和緊張情緒,釋放他們的負面情感,從而提高心理平衡和穩定性。提高自信心:通過參與體育運動,我們可以引導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應對挑戰,以此有效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且改善他們的情緒狀態,提高情感的穩定性和積極性,有利于身心健康。培養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參與團隊體育運動,兒童們可以在共同努力和互相支持的過程中,培養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增強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毅力和發展耐心:體育運動需要堅持不懈的訓練和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從而培養毅力和發展耐心。促進身心健康:體育鍛煉有利于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在促進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
最后,在我們看來,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僅是一場支教活動。在開展活動之前,我們的思考僅僅停留在如何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在活動結束后,我們發現,不僅僅是我們在提高鄉村兒童的心理健康與安全,同時,在與他們相處的時候,他們又像是在改變我們的心理狀態,從一開始的著急到后面開始變得沉穩,本次活動變的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支教,我們在短暫的相處中,讓我們都得到了升華,這次的社會實踐可能不會是我們最后一次,但一定是我們最珍惜的一次,也許在以后,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在進行別的活動的時候,還是會想起這一次意義非凡的支教,會想起孩子們天真,開心的笑臉。
(通訊員 苗智杰 張孝申 肖鐿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