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鄉村休閑旅游提升計劃的落地情況,2025年7月11日至20日,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社會學院/會計學院“鄉旅共融繪蘇韻青春赴農助振興”實踐調研團前往淮安市盱眙縣天泉湖鎮凡崗村和淮陰區三朱村開展實地調研,深入了解鄉村產業、旅游與文化發展現狀,以青年腳步丈量鄉村發展脈絡,以實干作為夯實振興基礎,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在凡崗村的合影。

圖為團隊成員在三朱村村民委員會的合影。
深入田野鄉間,探尋發展脈搏 調研團首站來到凡崗村,沿著田間道路走訪了村內基本農田與高標準農田,重點了解“蝦稻共生”產業的運營模式。在村內采摘園,成員們詳細詢問采摘旅游的運營情況,實地觀察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的實際成效。
隨后,團隊前往三朱村,在村內創業園走訪入駐企業,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及帶動就業的具體成效;在農產品交易點收集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相關信息。同時,實地考察了農民小舞臺、淮安小書房等文化陣地,記錄這些場所的使用情況與活動開展類型,全面掌握兩村在產業發展和文化建設中的實際情況。
圖為團隊成員整理三朱村書房擺放的書籍。
聚焦淮安兩村,共商振興良策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團隊積極為鄉村發展建言獻策,為村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青年視角的解決方案。
在凡崗村,調研團與村黨委書記陳同寶、副書記徐安明、會計鐘紅旗開展座談。交流中了解到,該村以“蝦稻共生”產業為基礎,發展了火龍果、大櫻桃等多個采摘園,但存在旅游形式單一、游客體驗項目不足的問題。鐘紅旗會計提到,鄉村旅游宣傳依賴傳統方式,在直播推廣方面缺乏思路;徐安明副書記建議應圍繞現有采摘資源,打造特色旅游打卡點并加強宣傳推廣。
在三朱村,團隊與村黨委負責人進行深度交流,詳細了解村莊發展歷程。負責人介紹,村“兩委”早期因閑置土地未充分利用而走過彎路,后以“盤活資源”為突破口,清理荒地建設門面房、創業園和農產品交易點,2023年集體經濟突破500萬元。創業園入駐企業提供千余個工作崗位,優先吸納本村村民就業,帶動餐飲等配套產業發展。村里還建成農民小舞臺、淮安小書房等文化設施,豐富村民精神生活,通過公開透明管理和組織集體活動,有效凝聚村民力量。未來,三朱村計劃擴大農產品品牌影響力、發展電商業務、擴建創業園并完善養老設施。
圖為團隊成員對鐘紅旗會計進行采訪。

圖為團隊成員對三朱村黨委負責人進行采訪。
實踐總結:躬身實踐求真知,青春聚力譜新篇 此次實踐中,團隊通過前期籌備、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環節,全面掌握了兩村發展特色:凡崗村依托農業基礎發展采摘旅游,三朱村通過盤活資源實現集體經濟與文化建設同步推進。同時也梳理出兩村存在的問題,如凡崗村旅游形式單一、三朱村產業延伸不足等。
團隊成員表示,通過實踐深刻理解了鄉村振興激活資源活力、拓寬增收渠道、豐富文化生活的內涵。下一步,團隊將梳理調研數據,總結兩村發展經驗并提出優化建議,為同類鄉村發展提供參考。未來將持續深化調研成果,以青春智慧推動鄉旅共融,助力鄉村振興。(周瑞 胡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