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深入得了解具有“地下高效采油,地上觀光旅游”示范采油模式的六戶管理區。7月17日,山東理工大學管理學院融綠青東實踐團實地走訪六戶管理區,學習六戶建設的綠色轉型知識,學習新型綠色發展理念在油田中的勝利實現。所謂“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實踐團成員懷揣著對六戶管理區的熱忱與好奇,開始了一天的走訪觀察。
六戶工作人員首先帶領實踐團成員來到了儲油罐,這里錯落分布著多功能罐與燃機(全稱為氣氮燃燒器)。油井多功能儲油罐主要由罐體、液氣計量機構、壓力直讀表、油氣分離裝置、安全、加熱裝置以及內部密閉流程系統等組成,油井產出介質通過單井管線進入儲油罐后進行油氣分離,分離出的天然氣供燃機給儲油罐加熱,剩余天然氣供天然氣發動機使用或燃燒放空;分離后的液體被直讀計量,通過儲油罐內的彈性能量將油裝車運走;油井需熱洗時,與罐連接的熱吃流程將加熱后的產出水輸入油套環空間進行熱洗。其中燃機的作用也僅僅不止于給多功能儲油罐加熱,燃機可為六戶人員的食堂提供熱量來源,也為六戶人員冬季所采用的采暖爐供給天然氣,員工所安裝的是采暖爐氣電兩用,因為冬季天然氣氣量會比夏季要少,容易導致供暖不足。六戶人員的成功建設,使油田-燃機-生產生活形成了一個綠色循環,也用實踐踐行了“低碳入人心,綠色見行動”。

圖為六戶管理區工作人員為實踐團講解儲油罐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明澤 攝
隨后,六戶工作人員帶領實踐團成員來到了光伏電板分布區。勝利油田利用豐富的土地資源優勢和太陽能資源,在發展思路、方式、方法上積極探索,在王家崗聯合站、純梁首站、營二區域、坨二站、郝現聯合站等地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其中在勝利油田營二井區域,打造了油田第一個集風、光、熱、儲四類新能源技術的示范點,成為新能源規;、產業化、品牌化發展的標桿。在2021年中旬,該油田利用井場空地、站庫屋頂等油田閑置土地自主投資建成20個光伏發電項目,裝機規模20兆瓦,年發電能力2400萬千瓦時。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基于自發自用、就地消納的分散式光伏電站,裝機規模較小,布置在用戶附近的發電系統一般接入低于35千伏或更低電壓等級的電網,更好的符合綠色建設的大環境。

圖為工作人員為實踐團成員介紹光伏板整體情況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明澤 攝
六戶管理區有著“井在林中,林外觀井”的獨特景觀,現代化油田與大自然的相輔相成、融為一體,更是開拓了實踐團成員的眼界,“綠色生產,綠色發展”穩步前行,也使六戶管理區筑建了新的綠色根基。當實踐團成員走到六戶管理區文化欄,實質上是看到了油田的另一番風景線,因為環保形勢的越來越嚴峻,對石油產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這一文化欄,就正是勝利油田綠色建設的一張名片。代表了勝利油田土壤無污染、廢氣不上天、原油不落地、噪音不入耳。六戶管理區已然獲得如此成就,但仍然嚴格要求。下一步,六戶管理區將制度約束真正變為文化自覺,努力打造“地下高效采油,地上觀光旅游”的示范采油管理區。

圖為工作人員為實踐團成員講解文化欄內容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明澤 攝
六戶管理區通過打造“綠色六戶”文化品牌,凝聚了人心,樹立了形象,提升了經濟效益,為推動管理區走上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提供了強勁動力。實踐團成員通過此次實踐不僅對六戶管理區的“綠色發展”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與此同時實踐團成員也將利用自身所學,積極宣傳“綠色六戶”,為其他油井發展提供一個樣板,形成更多“人、井、園”和諧共處、交相輝映,形成了“井在林中,林外觀井”的美好畫面。
(通訊員 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