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了解現代農業的發展,助力學校與社會深度結合。7月21日,山東理工大學管理學院五位老師以及管理學院融綠青東實踐團來到了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共同舉行了山東理工大學與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的掛牌儀式。推動學校與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深入合作。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老師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勇 攝
掛牌伊始,管理學院五位老師對實踐團成員對于社會實踐的認真態度給予了深刻的肯定并對實踐團的生活進行了慰問。之后,五位老師與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就以后的密切合作達成了共識。隨后,五位老師與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負責人共同舉辦了掛牌儀式。

圖為李璐老師與負責人舉辦掛牌儀式,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勇 攝

圖為張仕杰老師與負責人簽署協議書,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勇 攝
由于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筑牢黃河流域生態屏障、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是東營市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所擔負的責任也是十分重大,其工作人員為老師以及實踐團成員介紹了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所取得的成就,并說明了以后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便是對于人才與技術的引入。山東理工大學的老師也對于工作人員的說明表示了極大的認同,并說明以后也會盡力與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進行交流,爭取可以為保護黃河三角洲付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到學校后也是會就此情況去呼吁學生可以為此做出屬于自己的貢獻。

圖為老師、負責人以及實踐團成員進行交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勇 攝
隨后,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五位老師與實踐團成員先后前往智能農機裝備制造平臺、益蟲資源綜合利用平臺、智能繁育實驗室、鹽堿地農業試種示范基地等地進行參觀學習,深入探究黃三角農高區在“科技助農”新技術、新業態、新項目上取得的系列成果,學習其對周邊鄉鎮及東營整個城市所起到的示范帶動作用的優秀經驗,探尋其“一園一所一企業一基地”的產業發展新思路,總結其優秀經驗,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動力支撐,助力科技振興鄉村樣板打造。對于老師以及實踐團成員都是收益頗豐。
經過此次掛牌儀式,使得山東理工大學與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有了深度的聯系,老師以及實踐團成員對于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有了深刻的了解并明白了他們所承擔的責任。以及保護與發展黃河三角洲的重要性。對于實踐團成員也是一次深刻的觸動,明白了人才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自己以后要努力的方向,對于以后的努力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不知不覺也到達了實踐中期,對于后期的社會實踐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通訊員:原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