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芒果行動”實踐團:了解農作物,促進村種植作者:范美娜 盧琴 呂春月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農民的生計和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增強農村居民發展自信心、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7月15日,山東理工大學“芒果行動”實踐團開展了走訪農田活動,觀察并認識洼子村的農作物。

圖為實踐團成員觀察并認識農作物
農作物的生長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環境條件決定作物的分布。受環境條件的影響,不同的氣候、地形、土壤,適合不同的作物種植與生長。玉米是喜溫作物,品種有早熟、中熟、晚熟三類,生長期80至140天,在我國北方地區分布較廣,洼子村種植最多的農作物就是玉米花生等。

圖為實踐團成員觀察沿路植物生長情況
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光照、充足的水分和養分等等。光的強弱對植物的生長有極大的影響,有些植物喜陽性,有的植物喜陰性,養分的充足能使植物生長旺盛,水分適宜可以使植物健康生長,洼子村種植的玉米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降水。

圖為洼子村種植的農作物
實踐團成員走訪農田,了解和觀察洼子村的農作物,發揮專業知識,為農作物的生長建言獻策,加快洼子村農業發展,農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只有促進農業發展,才能推動農村經濟全面進步,帶動農村居民增收致富,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