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向陽花開”實踐團:參觀農業基地 感受產業魅力
作者:張明銳 劉颯 王彥心
為助力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鄉村建設,深入了解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鎮洼子村農田產業結構,7月21日下午,山東理工大學資管委“向陽花開”社會實踐團走進洼子村田間地頭,同洼子村村民溝通交流,了解當前種植經濟發展情況。

圖為村民帶領實踐團成員參觀洼子村農田
跟隨著洼子村的村民,實踐團成員首先參觀當地的應季農作物玉米和花生。洼子村土地肥沃,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為主,玉米、花生、小麥是洼子村村民增收增產的主要項目。為充分運用資源,農民們運用科學知識,學會玉米間種花生,既減輕生活壓力,又增加農民的收成。洼子村更是開始實施“大田托管”模式,即村里農田統一采用機械種植、統一收割作物,最后收成可根據村民選擇是要作物還是錢,靈活性很強。

圖為村民為實踐團成員介紹洼子村“大田托管”模式
實踐團成員在和村民交流中了解到,洼子村農作物種植主要是間作套種,特別是玉米與花生的間作套種。此種方式在充分利用生長季節的差異,實現一季多收、高產高效的同時充分利用光能,提高花生、玉米等作物的光利用率,實現增產效果。

圖為村民為實踐團成員介紹間作套種種植思路
洼子村村書記孫慶梅向實踐團說明農作物補貼的情況。村民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都由政府出錢補貼,減輕農民生活負擔,提高良種覆蓋率,增加農產品產量,改善產品品質,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規;N植、標準化管理、產業化經營。村支部負責核對種植面積,方便政府進行下一步工作。
通過對洼子村農田參觀與村民交流溝通,實踐隊成員深切感受到農業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要不斷引進技術支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新型農業。更是要在當地政府的指導下齊心協力,努力奮斗,共同賦能洼子村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