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調研黃河上游庫區重大滑坡災害的成因機理及其對上游梯級水電站的威脅,2023年7月29日,長安大學“黃河科考,強國有我”暑期社會實踐隊跟隨科考隊赴黃河上游龍羊峽白刺灘滑坡進行實地考察與調研。
龍羊峽白刺灘巨型滑坡
白刺灘滑坡位于青海省貴南縣茫拉鄉茫拉村,龍羊峽庫尾帶的黃河南岸,是黃河上游共和盆地發育的典型滑坡。該滑坡為半成巖滑坡,面積達73km2,滑坡前緣與后緣相對高差538m。據相關資料,該滑坡發生后曾造成了黃河堵江的堰塞湖事件,經過數百萬年的地質演化才形成了現今龍羊峽水庫尾端彎曲的河流形態。
黃河上游科考隊員在白刺灘滑坡合影

莊建琦教授為實踐隊員講解白刺灘滑坡的形成機理
暑假社會實踐隊在科考隊莊建琦教授的帶領下從西寧出發,驅車近七個小時到達貴南縣茫拉鄉茫拉村的白刺灘滑坡。莊建琦教授從滑坡發生區域的巖性條件、巖體結構和水文地質條件等方面對滑坡的成因機理進行了分析和講解,王祚鵬博士、占潔偉博士結合區域地質構造背景對滑坡形成的原因進行了補充說明。通過莊老師、占老師和王老師的講解以及實踐隊員與老師們的互動討論,實踐隊員對庫區滑坡形成的成因機理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課內所學的專業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實踐隊員與科考隊老師們密切交流
據調研相關資料,黃河上游龍羊峽至劉家峽段大型、特大型滑坡發育數量多達136處,沿黃河兩岸集中分布,這對諸如龍羊峽水電站、拉西瓦水電站和李家峽水電站等國家重大工程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而這些水電站每年產出豐富的清潔電力資源,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值得每一位地質工作者的關注和重視。
實踐隊員在白刺灘滑坡前合影
通過對龍羊峽白刺灘滑坡的考察和調研,實踐隊員們理解了黃河上游庫區沿岸滑坡的成因機理,并且認識到黃河上游庫區滑坡是威脅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威脅。只有研究好、治理好和解決好黃河上游庫區的巨型滑坡災害,才能構筑起安全黃河,實現黃河流域的高質量發展。作為地質災害研究的青年學生,要在實踐中認識國家需求,把個人的專業實踐投入到國家重大需求中去,在專業實踐中長本領、增才干、做貢獻。
供圖供稿|劉振江
審核|楊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