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同時提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響應新時代改善民生和教育的號召,2023年7月19日至7月25日,山東師范大學“啟萌成長 對話未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帶領淄博市60余名困境兒童前往淄博市紅葉柿巖旅游區進行自然教育研學活動,使困境兒童感受到溫暖和關愛,堅定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

圖 1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與孩子們的共同合影
窺探自然風采,觸碰自然佳作“兒童處于身心發育的特殊階段,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7月19日,團隊成員帶領兒童來到了淄博市·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引領兒童深入走進大自然,體驗自然的奧妙,同時培養保護意識和熱愛觀念。
團隊成員帶領兒童相繼探索了齊地神奇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奇景以及各種類型的本土動植物,領略了淄博的“海岱齊風,葳蕤自然。”從營地出發,團隊成員引導孩子們沿途拾取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植物葉子,為隨后的動手實驗活動做準備。一處處神奇的自然景觀、一片片蘊含著豐富知識的葉子、一次次耐心的講解,讓困境兒童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與研學的樂趣,也讓團隊成員們認識到了這次志愿活動對于困境兒童的重要性。
此次實踐活動中,“啟萌成長 對話未來”團隊積極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要求,努力引導困境兒童提升其抗壓、抗挫折能力,助力困境兒童茁壯成長。
啟迪自然智慧,激發探索興趣如何“寓教于學,寓學于樂”讓孩子們激發探索自然的興趣,在學習自然的同時領略自然,是團隊成員一直在探索的問題,也是此次社會實踐我們的最終目的。為解決這個問題,“啟萌成長 對話未來”社會實踐團隊提出以自然為課堂,將素質教育課程融入其中,讓孩子們在游覽的同時學到更多自然知識,體悟自然魅力。
在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任逸卓向孩子們講解了《樹葉為什么會變黃——從葉綠素到光合作用》、《我們身邊的生態系統》等素質拓展課程,在后期通過微課堂的形式錄制了三十余節次的自然微課、二十余本繪本故事,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對探索自然的興趣。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逐漸增大,縮小教育差距,滿足困境兒童的教育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啟萌成長 對話未來”社會實踐團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困境兒童感受到溫暖與關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讓更多社會群體關注到困境兒童,共同促進困境兒童教育實踐方面的發展。
圖2 圖為志愿者向孩子們講解生態與自然。
與自然合作,定格奇妙自然傍晚,志愿者和兒童們也迎來了實踐活動的動手實驗部分——制作樹葉書簽與植物拓染實驗。于是,一朵花、一片葉、一塊布、一把錘,開啟了孩子們與自然的第一次合作,經過敲敲打打,他們將奇妙的自然定格在了每塊布上,也將這次活動完美定格在了孩子們記憶里。此次實踐活動,讓孩子真切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也激發了他們的實踐興趣,促進兒童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圖3 圖為孩子們實踐成果的最終展示
“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團隊成員們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用熱情激發兒童們對自然的熱愛。依托此次實踐活動,困境兒童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愛與溫暖,團隊成員們也紛紛表示:“我們將繼續以志愿者的身份為困境兒童提供關愛,也會努力為志愿服務常態化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兒童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為了做好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下一步,“啟萌成長 對話未來”社會實踐團隊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兒童健康成長,關注困境兒童的生存、教育環境,以困境兒童的利益為出發點,采取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方式,改善困境兒童心理狀態,擴大困境兒童的交際面,同時通過宣傳吸引更多社會力量關注一米高度下的世界,共同助力他們的啟蒙教育,攜手創造美好未來。
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取得圓滿成功,還得益于山東師范大學梅谷學堂三奇校園公益計劃的支持。該計劃是由梅谷學堂籌辦,三奇集團出資,資助志愿者團隊開展支教、扶貧、環保、健康等公益活動。三奇校園公益計劃為我們本次三下鄉活動提供了相應的經費支持,梅谷學堂的相關導師為實踐項目提供了全程指導。團隊將不負期望,不斷向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陳奕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