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風尚,讓大學生以實際行動為老人兒童獻愛心、送溫暖,7月4日下午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鄉約盛夏,探尋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的共融之路”社會實踐調研團,由團隊指導老師劉夢蓮老師、張明元老師帶領實踐隊員們來到關河社區進行走訪慰問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

在和社區工作人員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社區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的實際情況,實踐隊員們分為兩隊前往慰問,其中一隊攜慰問品前往走訪孤寡老人,團隊成員先來到吳奶奶家,根據與吳奶奶老伴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吳奶奶因中風導致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的生活起居只能由老伴照顧。團隊成員親切的與老人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并為老人捶背捏腿,并送去慰問品,以實際行動表達對老人的關愛之情,讓老人感受到了學生們的溫情。
在社區網格管理員指引下,我們來到第二位老爺爺家中,在與爺爺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爺爺沒有子女,獨自一人生活,右腿水腫,行走不便,生活困難。團隊成員與爺爺深切交流送去慰問品。后來,爺爺還表示,目前穩定的社會環境,良好的社會保障,大家的探訪讓他十分滿意。說到這,爺爺的臉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隨后,爺爺還談到我們這一代的學生,并對我們大加贊嘆。交談之余,團隊成員還為爺爺扇風捶背。
另一支隊伍來到殘疾兒童家中,該男孩無法正常交流,身體發育不全,家庭經濟困難,據他的奶奶透露,男孩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平日里逛商場、去公園,在普通人家很常見的休閑娛樂活動,男孩都很少會主動參與。 活動結束后,團隊成員幫忙打掃衛生,送上慰問品,并且學生們與社區志愿者溝通,提出爭取教育機構和慈善機構幫助的建議,爭取降低男孩就讀殘疾人學院的學費,減輕男孩家庭經濟負擔,能夠繼續接受良好的教育。
此次走訪慰問活動,深深地觸動著實踐隊員們,在為年邁孤獨的老人和身體殘疾的兒童送去關心和溫暖的過程中學會關愛、學會感恩,增強了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提醒著同學們要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