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隊伍從蘆葦蕩走進實驗室
歷經兩天鄉村實地走訪和各地水體樣本采集,一批帶著編號的試管于7月10日下午3時被送往位于安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樓B521實驗室進行化驗,全程在生物科學院副教授張亞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完善報告,數據為基。團隊成員深知,精準無誤的數據分析是向外界展示學院教學成果的良機,更是推動環境保護進程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身在赭山校區隊長郭雨柔早早站在生化樓門口與指導老師張亞對接實驗流程和安排。面對團隊成員時,她聲音清晰而有力,細心囑咐道:“請大家務必按照實驗室的嚴格規定,仔細整理好個人的著裝,確保安全無虞。同時,我們將根據樣本采集地的不同,將隊伍分為兩批,有序進行實驗,確保每一步操作都精準無誤。”
在對樣品進行過濾、稀釋、萃取等預處理步驟后,郭雨柔一氣呵成地完成接下來的測驗,為團隊開了個好頭。“這雖然不是我第一次做實驗,但這次體驗讓我記憶猶新。”直到走出實驗室郭雨柔還在興奮,“這是第一回讓我覺得能夠把自己學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能夠真的做成一件有意義的事,非常值得開心。”郭雨柔笑著說。
在緊張的實驗結束后,隊長組織大家在生化樓門前拍攝合照,“咔嚓”一聲,相機快門捕捉的不僅是笑容,更是青春最絢爛的色彩和不拋棄、不放棄的堅韌。身后電子屏上閃爍的標語“奮進暑假,改變皆有可能;奮進暑假 實干成就非凡。”正是這群少年真實的寫照。
在這個暑假,少年們從蘆葦蕩走進實驗室,不僅完成了自然與科學的相互交融,更實現了學與用的雙向奔赴。這一過程中,學生們不僅收獲了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科學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時間:2024-07-11 作者:吳婷婷 來源:安徽師范大學生科院污水治理本科生調研團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