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的新時代背景下,文化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政策扶持到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文化傳承創新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此指引下,文化建設在新時代蓬勃發展,各類文化遺產得到更好保護,文化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豐富著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2024年共青團中央部署啟動了“青年實干家計劃·青春傳承中華文脈專項”著眼于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引領高校學生在傳承中華文脈、建成文化強國進程中挺膺擔當。為了響應共青團的號召,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云舒華章實踐團決定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于2025年1月14日前往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進行參觀實踐活動。通過走進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寶藏,了解黨和國家在文化建設方面的成就,參與到文化傳承創新的實踐中,增強團隊成員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以實際行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實踐活動開始前,實踐團成員首先查找了關于浙江省博物館的資料。了解了浙江省博物館的發展歷程,浙江省博物館始建于1929年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經過多次更名和擴建,如今已發展成為擁有之江館區、孤山館區、文瀾閣、武林館區等多個館區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館藏文物超過十萬余件。而云舒華章實踐團走進的之江館區是浙江省博物館的新館區,于2023年8月29日正式開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展陳面積32012平方米,建筑高度59.9米,地上八層,地下二層。 館內設有1個浙江通史展、5個浙江文化專題展和9個功能拓展體驗展,陳列各類文物4108件(套),其中一級文物296件(套)。

走進館區,即入序廳,成員們便能看見“浙江一萬年”展覽墻,這面展示墻以“之”字形呈現,簡潔而有力地勾勒出浙江萬年歷史文化的高光時刻。而更加深入后,實踐團來到了“文明圣地”展區。這里聚焦于浙江史前文明的萬年上山、稻作農業、良渚古國三個關鍵節點。在稻作起源的展示區,實踐團成員們聚攏在古老的稻谷遺存與復原的稻田模型周圍。先民們在萬年前就已掌握稻作技術,這不但為浙江農業發展打下堅實根基,也對世界農業文明作出重大貢獻,此為事實。良渚古國的展示使展覽進入高潮,玉琮、玉璧等玉器精美,在燈光下閃耀光芒,其上面繁雜且精致的紋飾講述著古老之事。借助多媒體動畫和模型,實踐團成員們仿若親眼看到良渚古城宏大的水利系統及嚴謹的城市布局,深切體會到良渚古國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實證的非凡意義。而后,成員們又前后走進“古月春秋”、“三吳都會”、“風雅兩宋”、“繁盛江南”展區。欣賞了展示古越人生活文化與智慧代表的青銅器;見證孫權建吳國、大運河南北貫通,切身實地感受到吳國店鋪林立,商賈云集,各種貨物琳瑯滿目的一片繁榮之象;兩宋時期的書畫和陶瓷展品更是讓成員們目不暇接;明清時期,浙江經濟的蓬勃發展,絲綢、瓷器等手工業的繁榮是這一時期的重要特色,展廳中展示的精美絲綢制品和瓷器,讓實踐團成員們驚嘆于古代工匠們的精湛技藝和創新精神。

展覽的最后部分“舊邦新命”展區,帶領實踐團成員們走進了近現代浙江的歷史。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成立這一重要歷史事件的展示,讓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浙江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展廳中展示的大量歷史文獻、文物和照片,生動地再現了浙江人民在近現代歷史中的奮斗歷程和輝煌成就,從抗日戰爭時期的英勇斗爭,到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建設,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每一段歷史都讓成員們深受感動和鼓舞。通過參觀這一展區,實踐團成員們不僅銘記了歷史,更深刻認識到了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未來,云舒華章實踐團將繼續關注文化建設和文化傳承創新工作。一方面,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提升,深入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文化素養和專業能力。另一方面,積極參與更多的文化實踐活動,通過開展文化講座、舉辦文化展覽、組織文化體驗活動等形式,加大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的文化保護意識。同時,不斷探索文化傳承創新的新路徑,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讓古老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