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開篇講了上海在2019年7月1號強制實施垃圾分類。力度之大,在7月1號當天就開了幾千條罰。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垃圾分類刻不容緩。
"/>
我們為什么要實施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的主要三個特點是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地球上本無垃圾,垃圾是人類沒有正確處理的資源。這種被永久消滅的資源的生態價值是無法估算的,通過垃圾的分類回收,人們完全可以把它們重新變成資源。而且垃圾分類可以避免填埋和焚燒所產生的污染。垃圾分類現存的問題有哪些?
現存垃圾分類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點:
1)法治滯后,且缺乏操作性
2)居民垃圾分類認知度不高(3)生活垃圾治理成本費用機制缺乏(4)財政投入未能覆蓋垃圾全生命周期(5)資源化、產業化水平低下(6)垃圾治理的共識基礎薄弱
垃圾分類究竟該怎么做?
垃圾分類主要分為四個步驟: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
分類處理:現在我國處于垃圾分類的初步階段,所以先將垃圾分為四類,廚余垃圾(易腐爛的垃圾),其他垃圾(不可回收,不宜降解,一次性用具),可回收垃圾(廢紙,塑料,玻璃,金屬物,織物)和有害垃圾(這里的有害主要指對人體環境的有害)。 分類收集: 分類設施配備,分類設備管理,分類效果監控。
中間宣講人還與隊員們進行幾次小互動,說明了有些比較特別的垃圾應該是什么垃圾。例如,奶茶杯是塑料,但是由于它被利用過,污染過。所以應該屬于其他,而不是可回收垃圾;還有大骨頭,許多人把它分為廚余垃圾,但它應該是其他垃圾,因為骨頭較硬,不易降解,所以屬于其他垃圾。諸如此類,還有很多很多,減小了隊員們對垃圾分類的誤區。 最后,他向我們呈現了國外垃圾分類體系比較完善的國家。分別是瑞士和德國,其中最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德國,他們從19世紀初就開始了垃圾分類,現在垃圾分類已經融入到他們日常生活當中。對垃圾的分類已經多達16種,而我們初期是四種。 差距比較大,所以我們更應該注重對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
如果我們對垃圾進行分類,我們就有可能變廢為寶,分類好的垃圾就是資源。通過本次的講座加深了社會實踐隊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和理解,通過這次講座,讓隊員們加深了對垃圾分類的理解。收獲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