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調研地攤經濟發展現狀及其對城市、居民和社會帶來的影響,2020年7月17日,南京師范大學“街巷小肆,人間煙火”地攤經濟實踐調研團隊成員孫玉瑾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市展開實地走訪。
地攤經濟在不同地區,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這跟當地政府的管理以及當地經濟的發展狀況是密不可分的,在通過網絡查找和探尋了解過地攤經濟后,我決定走上街頭,切實的感受當地地攤經濟的發展狀況,切實了解其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一天的走訪了解,我發現地攤攤主選擇擺攤的地點通常為人員較多,且人流量大的地點,如天橋、批發市場周圍、市場進出口附近。并且他們擺攤所選擇的時間段、時間點也與人們活動的時間息息相關,比如說,在我早上出門的時候世紀廣場上很少能看見有小攤販的身影,因為那時候在廣場上活動的人不多,但到了下午六點后廣場上賣小玩具、小配飾的小攤販就多了起來,因為在那個時間點后會有許多帶著孩子出門散步、玩耍的家長和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還有許多在那里約會的小情侶,只有人多才有可能把東西賣出去。當然他們販賣的物品也決定著他們的擺攤地點,就比如小區里會有個別擺攤賣蔬果、鹵肉的小攤,他們或許會在集市附近擺攤但不會在廣場擺攤。
當然,在新疆的七月份正是水果成熟的季節,在這個時間段,就經常能看見開著蹦蹦車、三輪車賣某種水果的小攤販,在我走訪的過程中也經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因為新疆地大物博有很多土地,自然就會有很多果農,這些果農會選擇在水果成熟的季節在路邊擺攤賣水果,畢竟有些水果不適合長途運輸,不能長時間儲存,必須要盡快售出,那么擺攤可能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當然地攤經濟也存在一些問題,就比如,在我今天走訪過程中就會發現,有些占道經營的小攤販確實會對交通、人們的出行造成困擾,就比如在天橋上擺賣小飾品的小攤,在天橋上位置本就不寬裕,人流量又大,小攤周圍又很多買東西的人,確實會對正常出行的人造成困擾;而且在他們的周圍明顯垃圾比正常道路多一些,有些是顧客隨手丟下的垃圾,有些是小飾品的包裝袋。
通過這一天的走訪,我認為地攤經濟確實有利有弊,利是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解決就業以及產品滯留問題,但弊端也不容忽視,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那么人們提起地攤經濟的時候它還是會被貼上“臟、亂、差”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