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目標,總要求就是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一目標。兩會期間也多次提及垃圾分類治理應按下快門鍵。對于農村,垃圾分類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必經之路,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應有之舉。山東省自2018年開始積極推進農村垃圾分類試點,使垃圾變廢為寶,打開“鄉村振興”的綠色空間。但在大部分農村地區垃圾分類還是比較落后,存在設施不足,村民垃圾分類意識薄弱等問題,為幫助鄉村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故青青小草“助力垃圾分類,共建美麗鄉村”實踐團隊應運而生。
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將以團隊成員家鄉為主要調研地線上線下相結合對山東省鄉村垃圾分類示范點和非示范點進行調研、宣講。調研示范點垃圾分類的落實情況及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后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的轉變,以證明垃圾分類的可行性,為非示范點推進垃圾分類提供依據;調研非示范點垃圾的主要來源、現在的處理方式、村民的環保程度以及與示范點之間的差異,為當地垃圾分類提出可行性建議。對鄉村居民開展垃圾分類小課堂宣講活動,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充分結合專業知識用科學、易懂的表達方式為村民講解有害垃圾知識,讓村民了解到常見生活垃圾的種類、危害、處理方法。從而加強村民的垃圾分類的意識,提高他們對生態保護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對活動實踐進行報道,直擊社會痛點,引起當地關注,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向當地鄉村居民做出表率,從而來加強他們的環保意識。用我們大學生自己的方式來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2020年7月24日晚上,青青小草“助力垃圾分類,共建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相聚“云端”舉行社會實踐啟動儀式。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王平以及此次社會實踐團隊全體成員參加會議。此次會議由團隊隊長趙愛麗主持。
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在保護每一位參與成員健康的情況下,此次啟動儀式在騰訊會議線上開展,通過云端連線的方式使團隊全體成員同時參加此次會議。
啟動儀式伊始,王平首先對團隊成員的選題和前期準備做出了肯定。她提到,將垃圾分類推廣到農村是一件有實際意義、社會價值的事情,同學們要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做出專業水平,讓垃圾分類在農村真正落地開花。
然后,王平向團隊成員提出此次社會實踐的要求和期望。她要求團隊成員在社會實踐過程中要做到:用專業,做專業,前準備,后反饋;好情懷,重責任,巧方法,多交流;明白紙,小短片,前后比,自總結。王平要求團隊重視前期準備,成員要充分掌握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利用專業所學知識做好科普小大人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實踐宣傳后村民垃圾分類的改善狀況;團隊成員要明確責任,巧妙運用各種方法,向村民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和意義;團隊成員可以采取新穎、有趣、易于村民接受的方法進行宣傳。例如,印發垃圾分類宣傳冊,放映垃圾分類視頻等方法。
同時,王平強調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國情、服務社會、走進基層、彰顯價值的重要途徑,希望同學們在奉獻中服務社會,在實踐中鍛造自我,在實際行動中豐富自己,不斷砥礪意志品格,虛心學習,增長才干,用青春與汗水演繹我們的精彩,在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的洪流中譜寫激昂高亢的青春之歌。
隨后,趙愛麗向成員們介紹了此次社會實踐的詳細內容以及任務分配,并向大家分發了有關此次社會實踐的相關資料。根據實踐地點的相互聯系性安排了實踐日程,對實踐地實踐內容和實踐特色做了進一步的優化。同時,根據團隊成員的特長進行了任務分配。然后趙愛麗就社會實踐中新聞、微信、日志等各項工作的主要事宜和注意事項進行了一一講解。期間,有部分成員對內容有些不理解,趙愛麗對其進行了進一步解釋說明。這讓團隊成員對此次社會實踐有了更加深刻明白的理解,也有了更明確的方向。此外,她還對社會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提出了說明,要求團隊成員在這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安全防護,有任何情況要第一時間上報,線下實踐過程中要相互幫助,注意禮貌,尊重當地風俗,充分展現山東理工大學學子的良好綜合素質和優良品質。儀式期間,實踐團隊成員都認真學習,并做了詳細的筆記。最后團隊成員在云端留下了社會實踐團隊的第一張合影。
啟動儀式的順利結束是此次社會實踐的良好開端,為接下來的社會實踐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調動了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團隊成員激情滿滿,紛紛表示將積極參加實踐,認真學習相關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盡各種努力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將垃圾分類推廣到農村,從生態保護方面改善村容村貌,助力鄉村振興。據悉,此次實踐活動將采取線上與線下、個人與集體相結合的實踐形式,使得團隊成員可以增長知識、提高素質、鍛煉能力、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