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社會實踐選取淄博火車站作為主要研究范圍,以火車站為原點調查周邊交通以及建設情況,采用定性分析、量化采集、部門訪談等形式,了解淄博火車站周邊交通系統建設現狀,并對相關問題進行梳理。
8月18日,實踐團隊隊長魏健洛以及隊員周振寧、李巖松、唐魯婷、鞏怡寧共五人來到淄博市火車站,開始進一步的線下實地調研。隊長就今日團隊所需完成的工作進行了講解和分工,分為調查問卷的發放,對火車站周邊市民的采訪,道路實地勘測三部分。
首先市團隊成員對紙質版的問卷進行發放,其中紙質版問卷分為市民版和出租車司機版,市民版的問卷主要是針對于市民對于火車站的評價及了解,出租車司機版的則是針對于出租車司機對于火車站的了解及評價。
從調查的結果顯示,大部分人認為淄博火車站總體建設還可以,但存在一些交通擁堵的問題,例如進站口排隊車輛較長,容易造成擁堵,以及存在部分車輛亂停車,亂變道,行人在非機動車道行走等,都是淄博火車站交通存在的一些問題。對于從外地回來,出站時乘坐何種交通工具這一問題,大部分人認為攜帶大量行李,坐公交車不方便,所以選擇打出租車,而火車站周邊停放車輛較為困難,所以只有極少數的市民是選擇自駕。從這點也就可以看出人們認為火車站的公交車運行效率并不高。對于客流量多的火車站及周圍區域來說,公交車的運行效率屬實無法滿足客流量的需求。公交車與非機動車共用一條道路,由于道路不寬,極其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從而影響公交車的正常運行;還有公交站臺的占地面積不足,停車位置都在站臺的一側,容易造成公交車到達時造成的排隊現象,在火車站,雖然在一個站點設置了多個站牌,但依舊不能解決公交車到達站點時排隊的情況,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時期,由于交通擁擠情況導致公交車延誤的現象十分嚴重。
同時我們訪談市民得知,在寒暑假以及其他節假日期間,火車站的人流量和車流量都比平時要大很多,會造成一定的交通阻塞。
從問卷中可以發現,人們認為疫情期間,火車站各種防護措施做的很到位。
通過本次問卷的調研以及對市民的訪談,能初步大致的了解到淄博火車站的建設情況,以及人們對淄博火車站的評價。
在進行完上述工作后,團隊成員開始實地勘測火車站周邊存在的道路問題,具體問題如下:
從北面和從東面上來的車輛會在乘客下車時造成匯聚,而且這些車輛絕大多數都是出租車,到了乘客下車的地方會有滯留,從而會造成交通堵塞,不但阻礙了從北面駛來的車輛的正常運行,而且在車流量特別大的時候,也會影響東西方向路上的車輛的正常運行,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了車輛的運行效率,導致交通樞紐處特別容易產生“瓶頸現象”。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
其次,火車站出站口對應的是出租車,而不是公交車。淄博火車站公交是特別集中的,單一的。在短短幾十米的道路上,卻集中了很多路公交車。公交站點十分狹窄,在高峰期,客流量會非常集中,人流龐大,三五成群,連續向驅向公交車站。基本的秩序都很難維持。
通過實踐團隊的一系列調研,團隊已深入了解火車站的構造、優點、缺點,以及人們對火車站的評價。實踐團各成員圓滿完成今日任務,在接下來幾天的調研中,實踐團成員必定能保持認真負責的態度,為團隊做出進一步的貢獻。圖三 火車站出口 通訊員 唐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