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去世。吳老雖千古,但“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戰斗一天”的聲音仍擲地有聲地回蕩在我們心間,也讓更多民眾關注并重視肝膽疾病。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和社會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肝膽類疾病已經成為全球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原發性肝癌已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胰腺炎的發病率近年來也不斷攀升。為了提高民眾的健康意識,掌握基本的肝膽胰疾病相關知識,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蘇州大學“醫”心為你社會實踐隊于7月15日至16日在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開展了線下的“關愛肝膽”科普宣傳活動。
01 肝膽相照 以悟新知
為制作宣傳單,宣傳組的同學們在前期收集了豐富的資料,進行整理匯總,并輔以精心的排版。宣傳單主要從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兩個角度介紹了保護肝膽健康的小妙招,同時也言簡意賅的概括了膽結石,急性胰腺炎等肝膽胰疾病的病因和癥狀,便于民眾閱讀與理解。一張張宣傳單,凝結著大家的心意。
活動當天,“醫”心為你實踐隊的隊員們帶著宣傳單,在醫院的肝膽科門診和輸液室中為患者及其家屬普及有關肝膽胰疾病的知識。隊員們的講解耐心詳細,從疾病成因到臨床癥狀,無不細致全面。針對部分患者不理解或仍存有疑惑的地方,隊員們也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他們有針對性地回答,同時為他們提出相關的防治建議,呼吁大家“關愛肝膽,健康生活”。
這些科普知識不僅僅是紙面上的,更需要我們大家將其切實地貫徹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為此,隊員們自發組織了線上科普宣傳群,在進行科普宣傳的同時,希望民眾們能進入宣傳群中,通過我們的講解與分析,讓大家對肝膽胰疾病有更深刻的理解。
誠然,宣傳工作不是一帆風順的。不少民眾對我們的宣傳和線上科普活動心存懷疑,誤認為我們假借宣傳之名進行一些銷售,騙取個人信息等的活動。好在同學們并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耐心地解釋,用心地講解,獲得了大家的信任。心房卸下,盡是“醫”心為你的真心。
02 循循善導 一心為你
除了線下的宣傳工作,“醫”心為你實踐隊也在醫院門診大廳開展了導醫導診工作,在為掛號候診中產生困惑的患者朋友答疑解惑的同時,緩解醫院早高峰的工作負擔。
導醫導診小組的同學在提前培訓并熟悉流程的情況下,為前來自助掛號遇到困難的居民伸以援手。雖然團隊中不乏常州本地人,對常州一院也并不陌生,可是對于醫院的結構布局以及就診流程卻算不上熟悉,在導醫導診的第一天進行集中培訓的時候,復雜的醫院結構和就診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的問題就讓不少組員聽得云里霧里。醫院的科室分布,也需要花費不少精力記憶。對于自助掛號機的使用遇到困難的,大都是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他們提出的問題也是各不相同,有疑惑“自己的不適該掛哪個診室”的,有因為操作不當而疑惑“發票怎么打印不出來”的……他們語氣中流露出的擔憂都被同學們及時捕捉,大家耐心地為爺爺奶奶依次解決,按實際情況掛號繳費,并引導他們到具體樓層候診。無論工作有多么繁忙,問題有多么難處理,在實際的工作中,大家都展現出最專業的姿態,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務,用最冷靜的頭腦解決病患的問題,消除病患的焦慮。
03 心有戚戚 感慨萬千
“整個導醫導診過程雖然很累很辛苦,甚至可能會接觸到一些患者及家屬的負面情緒,但是在成功幫助他們解決了困難之后,他們嘴角流出的笑容和目光中閃爍著的感謝的眼神,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嘉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奶奶,她由于只有現金無法使用移動支付,我帶著她去二樓的人工窗口并且替她完成了全部的繳費,她不停地對我進行稱贊,從這之中我能深切地感受到,導醫導診工作切切實實的為患者們提供了幫助而不是浮于表面,更重要的是,我能感受到患者們對醫護工作者的這種無條件的信任。”
“這是一次非常積極有意義的活動,雖然辛苦但是也收獲頗多。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豐富了實踐經驗,感受了醫院一線的緊張氛圍,同時奉獻了自己,為這個社會添磚加瓦,貢獻出了自己的綿薄之力。”
04 為者常成 行者常至
連續兩天的炎炎夏日,同學們奔走在不同的片區間,固然口干舌燥,固然偶有碰壁,但是大家的熱情沒有消散,科普與宣傳的信念也沒有消潰。
大家印象最深的,是每一次對話結束后對方的“點頭”。這一個個“點頭”中,飽含了陌生路人的夸獎,受訪者的理解,爺爺奶奶的感謝,都將成為我們活動的見證。接下來的實踐活動中,“醫”心為你暑期實踐隊將繼續深入群眾,與病人、主治醫生進行采訪交流,面向民眾開展線下講座。以民為本,醫者仁心,萍水相逢,醫心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