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華南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青芒隊隊員霍姿園為梅州市興寧新陂中心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一場以“涂美鄉村,筆繪振興”為主題的美術課堂。同學們在霍姿園老師的帶領下,發揮奇思妙想,繪下美麗鄉村。
霍姿園老師通過展示自己拍攝的廣州市中山紀念堂的一組照片,引入不同建筑帶給參觀者的不同感受,吸引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關注度。霍姿園老師通過介紹中山紀念堂主建筑的莊嚴風格,引出本堂課第一部分的教學環節——關于顏色的教學。
首先,霍老師講解了“色相、色度”等基礎術語,豐富了學生的美術知識,緊接著,霍老師以紅色的原色為例,詢問學生生活中有關紅色的物體。學生積極思考,并回答到“紅毯、紅綠燈、塑料袋”等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在提到紅色塑料袋時,霍老師介紹了垃圾分類、節約低碳等國家政策,及時向學生普及環境保護的知識,有效培養學生綠色環保意識。
其次,霍老師通過分析中山紀念堂的結構與中山紀念堂組成的圖形形狀,進一步啟發學生運用結構的構造與多種圖形結合進行美術創作,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最后,霍老師以解讀中山紀念堂傳統建筑的造型的方式,引出新時代貧困地區利用傳統建筑的改造進行鄉村振興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中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偉大成果,增強學生的認同感、歸屬感。霍老師講解保護傳統建筑、創新性利用等具體事例,加深學生對鄉村振興成果的了解,鼓勵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更多的創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