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醫”心為你社會實踐團隊開展了針對“肝膽胰”相關疾病信息,對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醫師陳學敏醫師進行了采訪活動。
與陳學敏主任約定之后,采訪團隊于7月20日下午15時正式展開了采訪活動,負責攝影拍攝的同學準備好了相機進行采訪攝影,負責記錄的同學也在一旁進行關鍵的記錄,負責對陳主任進行采訪的同學便針對相關的問題對陳主任進行了采訪。
采訪者:近年來,隨著大家生活質量的提高,與其息息相關的肝膽胰疾病的發病率是否有增長?其易發病人群有什么特征嗎?
陳主任:就目前我們所遇到的以及我所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由于現代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醫療衛生意識大大提高,許多原發性的肝癌,乙肝(乙型肝炎)等等的發病率大大降低,這主要得益于醫療防治工作做得比較好。
但是,例如膽道、膽囊結石,膽囊癌,胰腺炎,膽囊炎,膽囊結石伴膽囊炎等,這些疾病的發病率有所上升,主要還是因為醫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壽命得到極大延長,年齡較大的人群機體老化,相對來說容易發生發展上述的疾病,相對的它們的發病率也就上升了。
采訪者:人們日常的不良飲食習慣和其他不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會有誘發肝膽疾病的可能嗎?如果有的話,哪些不良習慣會加大患病的風險呢?
陳主任:總的來說,主要是長期吃較油膩的食物和糖分較高的食物容易誘發肝膽胰的相關疾病,還有就是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很多肝膽病人就是因為三餐不規律,尤其是早飯不吃,晚餐吃很多而且是比較油膩的這種不好的習慣所導致的。
對小孩子來說,現在都比較喜歡吃很多零食,而不吃飯,這些零食里面又有許多的油脂,尤其是油炸類食品,容易提高小孩子的肝膽疾病的發生率。還有很多的年輕人,現在都比較喜歡熬夜,到晚上的時候就會饑餓,然后就喜歡吃宵夜,很多還是燒烤啊之類的高油脂食物,熬夜之后的第二天早上又會睡懶覺,相當于沒吃早餐,這就是典型的三餐不規律,作息不規律,他們的肝膽疾病的發生率也就有很大的提高。所以目前來看,肝膽疾病開始了年輕化趨勢。
采訪者:對于肝膽疾病的預防,您能給大家一些建議嗎,比如在生活飲食合理運動等方面的一些建議?
陳主任:首先第一點,就是要注意三餐的飲食一定要規律,要按時吃飯,很多人都知道的,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可是很多人也就是知道,而沒有真正落實,沒有真正去做到。第二點就是飲食要均衡營養,不能,要盡可能的攝入多種營養,要忌高脂高糖高鹽的食物,均衡膳食很重要,盡量不要挑食。第三點就是要有適量的運動鍛煉,加強機體的免疫抵抗力,強身健體。像我每天都有進行跑步鍛煉,一直維持我的身體健康。
采訪者:是不是出現右上腹的疼痛就一定要來醫院檢查呢?或者說出現了什么樣的癥狀或征兆就需要來醫院檢查一下呢。
陳主任:目前來看,一般右上腹疼痛,不管是持續性的還是偶發性的,都要去醫院就診,請門診醫生查看清楚,有些病人是因為從沒出現過類似的現象,略感右上腹疼痛后去門診看醫生,才檢查出來的肝膽胰的相關疾病;還有部分人,是由于在體檢的過程中查出肝膽部出現異常,來到醫院門診請醫生檢查才查出來具體的問題與疾病;當然,也有部分人是由于體檢查出有良性的膽囊息肉,然后他自己的心里作用,讓自己覺得自己的右上腹疼痛,這些我們在門診看病的也常有發生。一般的右上腹疼痛基本上是由于有膽囊結石、膽管結石或是肝管結石卡頓管道引起的。膽囊息肉多是不會引起疼痛的。
采訪者:對于人們常見的關心的肝膽疾病,比如膽結石,脂肪肝,肝血管瘤,我們是只要發現身體里有這幾種疾病就一定要通過手術或者其他方法來干預解決嗎?
陳主任:不是的,這里面需要分開來看待的。例如膽囊結石、膽道結石或是肝管結石等結石性的疾病,都是需要評估患者的結石類型以及結石大小,這里面有一個標準,達到了標準才能進行手術,還有就是如果發展成了膽囊結石伴膽囊炎這一類的疾病,就需要進行手術,以防止病情惡化。但是像脂肪肝,它是需要進行診斷分期后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早期的就需要阻斷病因,后續病人會很快恢復。而中期除阻斷病因之外,就得需要藥物治療,而后晚期的脂肪肝也是靠藥物治療,控制飲食之類的。而肝血管瘤我們目前采取的方案都是觀察,如果不影響病人身體生活狀況,一般是不做處理的,但是如果產生影響了,或者是發生惡化等,我們也還是需要進行手術處理的。
采訪者:目前由于醫療水平的提高,我們的腹腔鏡技術越來越成熟,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相比于傳統的開放性手術,腹腔鏡手術的優勢有哪些呢?
陳主任:腹腔鏡手術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它大大提高了病人術后的恢復情況與恢復時間。由于腹腔鏡也是屬于微創手術門類的一種,創口小,如果手術以及病人情況良好,在手術后48小時內病人就可以出院了,我們目前大多數病人都是這樣的情況。
第二點就是它大大降低了術后并發癥,例如感染,肝管膽道等的滲漏,腹腔鏡手術的切除都是比較精細的,產生的創面都比較小,相較來說更容易控制。在尋找一些血管肝管膽道上更有優勢,它也更容易探查到整個腹腔內的情況,展示在顯示屏上也更加清晰,對于術中出現的突發狀況更容易及時查看到。
第三點就是由于它帶來的創面較小,病患的更加愿意實行手術以及配合手術。
第四就是在高水平醫療技術的支持下,我們也有了高端的儀器設備輔助手術,例如我們的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械手臂的應用等。
采訪者:部分有過了解的人群比較關心和好奇現在非常前沿的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科技,您能向人們簡單介紹一下他是怎么工作的以及我們用到它有什么好處嗎?
陳主任:其實“達芬奇”機器人機械手臂首先是應用在軍事醫院中的,為軍隊提供高端的醫療技術支持。不過由于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提高,還有現在醫療保障制度的完善,許多醫療項目都納入了醫保,“達芬奇”機器人發展到了第四代,它的使用也就變得平民化了,目前在許多大型的醫院都可以見到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機械手臂的使用。
目前使用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機械手臂實行手術過程中,手術過程的操作穩定性大大提高,畢竟機械手臂不像人的手臂,它沒有疲勞與顫動。同時也排除了多人共同手術帶來的“不默契”的情況,這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實現多只手臂在腹腔中進行手術,一個大腦控制四只手和兩個大腦控制四只手是有很大區別和優勢的。并且,它還能實現遠程的手術,主刀醫生在電腦上就能實現手術。但是得需要先進的網絡通信技術的支持,不然就會發生延遲、遲滯的情況。
采訪者:最后您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話嗎?健康生活的建議或者祝福?
陳主任:希望大家要注意飲食的規律以及飲食的均衡,也要注重體育鍛煉,加強自身的運動,提高免疫力,從自己身上開始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發生右上腹疼痛,發熱等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讓專業的醫生幫你查明原因,并進行及時的治療。
采訪者:好的,謝謝陳主任的專業回答!
陳主任:不用客氣。
采訪結束后,陳主任對我們采訪團隊給予了鼓勵,并對我們的采訪以及實踐活動提出了指導意見,并為我們團隊多數人將來也要成為臨床醫生而感到高興并給予了厚望。我們采訪團隊也對陳主任耐心細心專業的回答表示了感謝。下午15時30分我們的采訪活動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