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一直是當今時代的熱詞,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更應該秉持著“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的信念,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光山縣曾是國家重點扶貧縣,后來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摘掉了貧困的帽子。習近平總書記于2019年來到光山縣考察,此次實踐活動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追隨習近平總書記的步伐,山東理工大學“山山同行”團隊此行十五人來到了河南省信陽市的光山縣,希望通過對光山縣茶產業的調研,助力光山縣鄉村振興發展。
初到光山,遍山的綠色便把我吸引住了,光山站人煙稀少但空氣清新,養眼的綠色能讓人忘記一切煩惱。在未來到光山之前,我印象中的光山遠沒有目中所見的這般美好,我心想,即使光山縣已經成功脫貧,但是發展絕不可能會那么快吧!但當我踏入這片土地,我發現萬事都是有可能的。光山的美映入眼簾,調研的積極性也瞬間變得更高了,我期待與光山的邂逅,也期待聽它訴說關于它的鄉村振興故事。
入眼是綠色,滿心是歡喜
光山之行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司馬光油茶園,油茶是在丘陵地形上進行種植的,當大巴車緩緩向著茶園的方向行駛,我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遠遠地便看見又大又醒目的一行字:“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據悉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來光山考察為鼓勵村民們說的話,大家一直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將這句話做成醒目的牌子置于茶園內,時刻激勵著自己。大巴車已經駛入茶園,蜿蜒的山路曲曲折折,窗外盡收眼底的都是綠色,我望著這成片成片的油茶不由得晃了神。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這不僅僅是鼓勵,更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光山縣脫貧攻堅成績的肯定。探索一個產業的難度是極高的,光山縣人民在茶產業發展中的吃苦耐勞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無論做什么事,只要能找對方向,就要不辭辛苦不遺余力的去付出,去爭取,這樣就能夠看到勝利的曙光。
聽油茶故事,品產油艱辛
參觀司馬光油茶園時講解員給我們講述了許多光山油茶發展的故事,隊員們都聽得津津有味,當說起油茶制得的油的價格很高這一問題時,講解員也耐心的給出了解答,油茶制油,制作工藝要求嚴格,而且用油茶制作而成的油有降三高的益處。聽完講解員的解釋,心中不禁感嘆山茶油制作成本之高,技術水準之高,制作工藝之難,如此健康的山茶油,卻因為價格過高而導致銷售市場受到限制,這實在是可惜。當今社會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對飲食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山茶油在食用油選擇上不失為一種上乘產品。我相信,隨著光山縣油茶產業的穩步發展,山茶油會逐步走進大眾視野。
茶香飄鼻前,濃情繞心間
從展廳出來,團隊一行人來到茶園,我們切身感受著這一大片綠色帶來的沁人心脾的喜悅。遠遠地望去,一排排的油茶在陽光下閃爍著點點微光,我不禁想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那句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光山縣的百姓們來說,的確如習總書記說的那樣。這成片成片的油茶園就是他們發家致富的重要法寶,就是他們的金山銀山。但我想,如今看到的這番美好景象絕不是一朝就能實現的,這一定凝結了無數人的心血與付出,才使得光山縣的油茶產業得以生生不息,這才是脫貧攻堅的真正意義所在,也是鄉村振興的發展方向。
司馬光油茶園一行讓我對油茶有了新的見解,從前我以為茶和油茶沒有什么分別,只是種類不一樣而已,經歷過此次調研我真正了解到油茶與茶的分別之處,這是我參觀司馬光油茶園最大的收獲。在參觀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艱苦奮斗精神的力量以及它的重要性,原來“擼起袖子加油干”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是如此之重。大家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為家鄉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這種精神使我受益匪淺,深感不虛此行。(通訊員 黃心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