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總會有一次讓自己難以忘懷的經歷,而我的這次夢幻經歷就在這個七月末。值此建黨一百周年,我們跟隨習總書記的腳步來到成功脫貧的光山縣,十五個來自山東理工大學的小伙伴們組成“山山同行”實踐團一同探尋光山縣的茶產業的發展對當地帶來的變化。
十五人小隊終聚首,“哈嘍啊”,一聲相互問候讓原本比較陌生的眾人變得活絡起來,我們一起聊著天一起走出了車站,而此時星幕早已掛滿天空,面對這異地他鄉,我的內心也不由得生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一夜休整,我們開始了為期十多天的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我看見了不同的人,了解到了不同的事情,領略到了不同的風景。特別是當我們在聯興油茶公司與陳世法董事長座談時,他提及到十幾歲時就已經離開家鄉在外打拼,想要走出農村去外面的世界闖闖路子,在這期間他在江西干過燒制木炭的苦力活,在浙江、遼寧等地做過早點、蔬菜、代理電線桿等小本生意,但最終都是以失利而告終。“15歲時,我從這片土地走出去時,是無奈、彷徨。現在我站在這片土地上時,是希望、熱愛。”陳世法董事長坦言道,把注意力移在了荒山上,一定要在林業上干一番事業。
借著國家大力支持油茶產業發展的東風,在光山縣委、縣政府的引導下,經過對油茶主產區全面細致的考察,2009年3月,陳世法創辦了光山縣第一家油茶企業——河南省聯興油茶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立志將油茶作為余生事業而奮斗。提及至此,陳董事長的眼眶不禁紅了起來,光鮮亮麗的背后隱藏了許多許多不為人知的血和淚,而正是這些“血和淚”成就了今天的陳董。再看十幾歲的我們,可能都處在無憂無慮的生活中。生活不能只是安逸,要適時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闖去拼來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亮麗的一筆。
提及到脫貧攻堅,讓我印象極為深刻的就是文殊鄉東岳村村支書楊長家了,在采訪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在楊長家擔任村支部之前曾在縣城開辦光山縣第一家防盜門窗廠,生意火爆,眼瞧著他就要成為“百萬富翁”了。但村里原來的支書病重,鄉領導有意讓他回來接班。楊長家不想回,他一離開,廠子就得黃。可鄉領導說:“你是黨員,現在組織需要你。再說你就是東岳人,真忍心東岳落伍了?” 楊長家心軟,扛不住這樣的反復動員,一咬牙答應了。
我們也問道楊書記是什么樣的原動力讓他甘愿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去過這種比較辛苦的生活呢?他直接答道,這里是我的家,我也想讓我的家變得越來越好,我的家人們生活越來越富足;同時我還是一名中國共產黨,我有責任為國家的脫貧攻堅貢獻一份力量。聽到這一席話,我有一次感覺到國家和黨的溫暖,他可能有時并不顯眼,但他卻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幫助者我們。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為我積攢了一筆豐富寶貴的人生經驗。讓我明白了實踐才能出真知,做任何事情都要敢于去做,不要被自己的思想所局限。從初到光山的迷茫彷徨到離別時對光山的不舍與留戀,也正印證了實踐出真知,實踐改變了我對光山的初印象,期待著下次再與光山的相遇,期待下次是一個更好的光山,期待下次是更好的我們。(通訊員 魏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