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末,來自山東理工大學的15位學子組成“山山同行”實踐團,一同來到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深入當地茶園和茶葉生產車間,與當地村支書以及公司負責人進行交談,共同探討茶產業對光山縣脫貧致富的帶動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發揮茶產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你們年輕人,處于一個偉大的時代,有著這么偉大的目標,可謂生逢其時,為之奮斗吧!看你們的了!”社會實踐步入尾聲,坐在回家的列車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不斷地在我耳畔回響,回響…有人說,歷史都是過去,遍地黃金的日子過去了,低垂的果子已經沒了,風口都是父輩們的。但生活在這個嶄新的時代的我們,何嘗不是踏著父輩的血汗,才能瀟灑地寫下“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才能有底氣、有實力地做到“世界這么大,我能去看看”。是的,世界很大,我們正在踩著父輩的肩膀看世界,也正在創造屬于我們的,新紀元。
行走在光山縣各個村莊的小路上,我驚嘆于美麗鄉村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文殊鄉東岳村。一幢幢文化中心,一片片文化休閑設施,一次又一次豐富的特色文化活動,無一不體現出東岳村居民的文化自信、文化底氣。我想,正是有了這種自信和底氣,東岳村才能找對路子,實現如此的脫貧攻堅成果,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在文化強國的大環境和大背景下,我們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學習者和繼承人,我們文化自信的增強和樹立對自身全面發展、應對多元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離不開高度的文化自信。通過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引導大學生群體形成科學的文化認識、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和文化鑒別、創新能力,而這正是對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全方位的塑造和培養。
另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聯興油茶的負責人陳世法先生。聯興油茶作為2019年剛發展起來的新企業,至今仍面臨著巨大的發展阻礙。一是油茶生產周期長達11年,資金流轉的困難讓陳世法先生不得不發展其他產業來填補油茶生意,其實一開始我并不明白,為什么放著其他一直盈利且輕松的產業不做,非要拆東墻補西墻似的,并且近乎癡迷地發展油茶產業呢?陳世法先生向我們解釋到,相對于一直以來都十分流行且暢銷的健康油,“橄欖油”來說,茶油里含有的譬如茶多酚、角鯊烯等十分珍貴且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數量是遠遠超過橄欖油的。他想讓這么好的產品走出去,想讓這么好的產品被大家知道,他更想讓大家明白,這種健康的食品,不止西方有,我們也有,且在品質上更勝一籌,加工工藝更是西方無法復制的。談及幾十年來的創業經歷,年近60歲的陳世法先生頻頻落淚,我想,這就是他的熱愛啊,數十年的奉獻,數十年的摸索,他將熱淚灑在他熱愛的土地上,他堅定不移地認為這番事業前景一片光明。這種認定了一件事就要去做,就要做好的勇氣和毅力,恰恰是當前我們這些年輕人所缺乏的,我們迷茫,我們站在新時代的風口浪尖不知所措,殊不知身在井隅也要抬頭仰望星光,心中有詩,一切自在遠方。
不同于大一暑假時第一次社會實踐,這次社會實踐我更有了底氣,不再放不開手腳,我更有了規劃,盡力讓事情井井有條。我用心地去感受,去學習,我更加明白了社會實踐對我們而言的意義。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征程已經揚帆起航,我們,一直在路上,腳踏實地,步履堅定......(通訊員 姜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