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8月2號電 (通訊員 黃心藝)為深入學習和了解河南省光山縣的茶產業發展,8月2日,山東省山東理工大學“山山同行”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河南省光山縣白雀園鎮大尖山生態茶葉產業園開展調研活動,并與茶葉基地相關負責人展開座談交流。
白雀園鎮大尖山茶產業園是一片海拔高度約為900米的茶葉基地,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光山縣大尖山生態茶葉有限公司按照“以生態化理念發展茶園,以產業化方式建設生態”的理念,緊扣茶園發展、穩規模、擴市場、興質量、創品牌、切實有效推進茶產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這也是為什么大尖山茶葉基地能夠在發展茶產業的同時,促進生態旅游業的發展。遠處群山環繞的村落,近處道道綠色的茶園,行進在山山嶺嶺的茶產業園間,滿目都是綠色茶園產業發展的誘人景象。
茶葉基地相關負責人帶領實踐團成員深入茶園內部,感受茶葉生長環境,切實觀察茶葉生長狀況。負責人向實踐團成員介紹到,大尖山茶葉基地以茶葉、林木為代表的產業優勢明顯,帶動農民脫貧發展產業能力強。對此要積極發揮合作社技術保障服務作用,加強秋冬茶園管理,主動與縣茶辦和農業部門聯系,爭取在茶葉病蟲害防治上得到相關的技術支持,為明年春茶豐收打好基礎。經過負責人的講解,實踐團成員深深理解到種茶的不易,同時也體會到光山縣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對技術的嚴格要求。
白雀園大尖山茶產業園,深藏在大尖山懷抱里。這里的村落被青山秀水環繞,民居環境清潔宜人。大尖山茶葉專業合作社是白雀園產業扶貧帶動有影響力的農業合作組織。實踐團成員一行人跟隨相關負責人的腳步來到大尖山腹地——光山縣有機生態茶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眼前,道道山坡都是新開發建設的新茶園。大尖山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介紹道:有機生態茶基地,分綠茶、白茶、黃金茶三大種植片區。經過兩年種植發展,茶園面積發展到近500畝,大多區域茶葉已進入采摘期,僅此一處茶葉基地,幫帶貧困戶20余家。
實踐團成員一行人行走在大尖山茶產業園內,放眼群山環繞的產業基地,細看道道掛在山坡上的新茶園,綠茶綠的青秀,滿山遍野產業扶貧新氣象。茶葉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到:在那些在外創業成功回鄉投資發展產業的人身上,體現出濃濃的家鄉情結。如今茶產業已有一定規模,要發揮產業生產優勢,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走產業脫貧致富之路。
參觀結束后,大尖山茶葉基地相關負責人與實踐團成員展開了座談交流。大家紛紛就自己在參觀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向負責人發問,在疫情逐漸向好的態勢下,大尖山茶產業基地是怎樣在保證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情況下進行茶葉采摘的?對此基地相關負責人也作出了明確的回答,按照縣委、縣政府“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總體要求,為確保春茶實時開采,在向林茶部門申請復產復工得到批復后,立即發布務工信息,有序組織了春茶開采活動,在白雀園鎮大尖山生態茶葉基地采茶工多達500余人。同時,茶葉基地也采取了有力的防控措施,認真落實防控責任,實現茶企增效、茶農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通過此次大尖山茶產業基地的調研活動,實踐團成員對“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找到路子,考驗的是智慧和能力,而大膽去做,考驗的則是信心和決心。要徹底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除了要有智慧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還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決心和毅力。只有這樣,才能不畏艱難險阻,在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