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在談到“要保護好內蒙古生態環境,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時,他曾專門把治沙問題納入其中。“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荒漠化防治是人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為了進一步感受內蒙古防沙治沙的效果,內蒙古防沙治實踐隊于8月20日來到位于鄂爾多斯市恩格貝生態示范園開展實地調研。

恩格貝“沙產業”農業試驗示范大棚始用于2008年,經過14年的發展,土壤改良得到充分的實踐證明,沙變沃土、沃土變良田。在這里現在不僅有常見的瓜果蔬菜、還有三種亞熱帶帶植物:紫心火龍果、航蕉2號、番木瓜,掛滿枝頭的果實,讓大家驚嘆現代農業發展技術,完全實現了“地不分東西南北、時不分春夏秋冬”的理論。技術人員說:“在北方地區種植熱帶植物,這是一種大膽嘗試,也是檢驗現代溫室能否安全越冬的一種方式,更是恩格貝獨特的一道風景線。這是3種已經在恩格貝開花結果的熱帶植物,并在周邊得到了很好的推廣。”這里更有航天瓜果蔬菜總共21種,特色航天番茄,迷你冬瓜,綠翡翠,航椒......其中給隊員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航天特大南瓜,技術員說它重達100多斤,隊員們不禁感嘆這科技力量的偉大。身在其中,仿佛已經忘記了這是在大漠之中。另外,在這里隊員們深入了解了示范區如何利用“多采光、少用水、高效益、新技術”十二字技術守則及現代溫室大棚技術,同時了解了恩格貝現代沙漠生態農業發展現狀以及大田農業發展的趨勢。臨走之時,技術員讓我們品嘗當地改良的小西瓜,他介紹說這種西瓜是黃瓤瓜,皮薄肉厚,產量高,口感好。品嘗過后,隊員們都贊不絕口,不禁豎起大拇指。

通過此次調研學習,隊員們感受到了沙漠農業發展的新風貌和新氣象,以及沙產業帶動的鄉村振興,為內蒙古防沙治沙事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走進沙漠,探尋治沙之法,石大學子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