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準備,充分調查
實踐隊前期通過與老師溝通確立時間方向與主題,為確保隊員人身安全,實踐隊積極響應所屬地疫情防控要求,特地采取線上會議的方式進行分工。同時,在網上查找資料等了解到黃河生態治理現狀及黃河對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黃河不但哺育了華夏兒女、孕育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也催生中華民族頑強拼搏、奮勇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文明的象征與代名詞。據日照市水利局了解,從2012年至目前,累計完成水利投資183億元,水利工程建設、水旱災害防御、河湖管護等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實踐隊通過文獻調查法,大量閱讀、查找、對比與分析過去的文獻來知悉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情況,黃河流域康養旅游的政策與路線等。現今,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我國的治水技藝已經在不斷成熟和完善。了解到這些以后,實踐隊成員進行了關于黃河治理的一系列問題的整理,制作成線上問卷,成員積極轉發,提高有效問卷的數量,保證調查結果的可信度,使結果量化更易統計處理和分析。
橫縱對比,不斷完善
實踐隊成員通過對比國內外生態旅游發展,我國不同時期生態旅游的發展,以及同一時期不同地區的生態旅游發展,對黃河流域進行因地制宜的旅游規劃。根據資料對比,國際生態旅游更早也更為成熟,國內起步雖晚,但更具活力,目前,我國旅游業逐步恢復,旅游企業生產經營向好。
實踐隊前往黃河沿岸考察當地情況,發現與印象中河水奔流裹泥沙,水土流失嚴重,工業廢水亂排放,固體垃圾漂水面的完全不同,而是青山相連,綠水相接,風光旖旎,從環境惡劣破敗到一派世外桃源,景色優美的美好景象。實踐隊員在沿途遇到了附近居住的居民,通過聊天采訪得知,當地居民能感知到黃河在進行生態治理下的變化,也樂見此種變化,但是仍覺得黃河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夠,需進一步加強。
采訪后,調查資料實踐隊員得知,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明確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原則,邁出了治理黃河生態的一大步,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
黃河奔騰,生生不息
自青藏高原奔涌而下,蜿蜒過山脈與盆地,流淌過平原與丘陵,俟河之清康養實踐團的成員通過此次實踐調研了解到了新形勢下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大的意義,要推動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面對黃河治理存在的問題,團隊認為要推動黃河生態治理,不僅需要政府的政策鼓勵與引導,同時要依靠黃河自身綠色轉型發展,加強環境系統治理。俟河之清康養實踐團以期為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以及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堅持科學施策,穩步推進,按生態規律辦事,展現黃河流域保護成效,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政府相關部門應出臺對于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并且結合時下熱門的網絡新媒體平臺例如抖音,加強宣傳使大眾得以了解認識。要加強黃河治理,在多方共同努力的同時更要挖掘黃河流域的生態旅游產業所帶來的增收能力,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把生態效益更好地轉換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立足當今時代背景,緊跟時代步伐,部署黃河生態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