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開大學生網濟南2月6日電(通訊員 馬玉聰)以勺為筆述文化,融糖為墨畫非遺。2月6日,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文化瑰寶社會實踐隊在隊伍成員的各家鄉所在地開展關于,非遺傳統文化的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糖畫,這一源自中國的古老民間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了眾多人喜愛的對象。這種以糖為材料的繪畫技藝,不僅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還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糖畫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糖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糖塑藝術,最初是以糖稀為材料,通過手工塑造出各種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糖塑逐漸演變為糖畫,技藝也越發精湛。糖畫以糖稀為墨,以銅勺為筆,在光滑的桌面上揮灑自如,創作出各種生動的圖案和形象。糖畫技藝的獨特之處在于其材料的特殊性和創作過程的即興性。糖稀在加熱后變得粘稠,易于塑形,但又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創作,這就要求藝人們具備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想象力。在糖畫的創作過程中,藝人們需要熟練掌握糖稀的特性和銅勺的運用技巧,才能創作出既美觀又富有創意的作品。
糖畫作為一種民間藝術,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它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時,糖畫還承載著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使命,成為了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現代社會,糖畫這一傳統藝術面臨著諸多挑戰。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文化瑰寶社會實踐隊通過制作調查問卷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調查方式發現59.38%的人對糖畫這一非遺文化還是有一定了解的,甚至其中有些人非常了解糖畫文化。有35%的人僅僅只是聽說過,但對糖畫非遺文化并不了解。甚至還有5.63%的人根本就沒有聽說過糖畫這一非遺文化。這一調查問卷的數據反映出糖畫這一非遺文化在傳承和發展的方面也有諸多挑戰。

圖為實踐隊員制作調查問卷的數據。愛開大學生網通訊員 馬玉聰 供圖
為了使其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許多藝人和學者開始探索糖畫的創新之路。他們不僅在傳統技藝上進行挖掘和整理,還嘗試將現代元素融入其中,創作出更具時代感和創新性的作品。此外,一些學校和教育機構也開始將糖畫納入課程體系,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和學習這一傳統藝術。
糖畫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在當代社會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首先,糖畫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通過它讓大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其次,糖畫作為一種傳統的手工藝技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它可以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同時也可以為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做出貢獻。此外,糖畫還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它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文化瑰寶社會實踐隊在濟南展開實踐,文化瑰寶社會實踐隊在網絡上購買制作糖畫的簡易工具,組織孩子們一起體驗制作糖畫的過程。

圖為實踐隊員在曲阜師范大學(日照校區) 校門口合影。 愛開大學生網通訊員 馬玉聰 供圖
糖畫作為一種古老而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以其甜蜜的味道和精美的畫面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它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應該更加珍惜和保護這一傳統藝術,讓它在新的時代中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同時,每一代弄潮兒也應該積極探索和創新糖畫的傳承方式和發展路徑,讓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糖畫作為一種甜蜜的藝術與文化的傳承,不僅讓文化瑰寶社會實踐隊的每個隊員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魅力,也提供了一個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在未來的日子里每個人都應該更加努力,讓糖畫這一古老而獨特的藝術形式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讓糖畫非遺文化更好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