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助夢折翼天使”實踐團暑期實踐感悟
為受教育,長才干,“助夢折翼天使”實踐團十六人攜手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我們滿懷憧憬,來到百靈兒童康復托養中心,帶著一顆充滿愛的心走進教室,走近折翼的天使們。時間很快,不知不覺我們已經陪伴孩子們兩個星期了,回首往事歷歷在目。
幾間不大不小的教室,活躍著一群不一樣的孩子。他們有的是智力障礙兒童,有的是語言障礙兒童,還有的是自閉癥兒童。他們雖然不像我們身邊的正常孩子,但卻擁有著世界上最純真的善良。
海倫·凱勒說過:“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們是必須用心靈去體會的。”的確是這樣,這些星星的孩子雖然身體上出現了一點缺陷,但他們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生活也有快樂。上天給這群特殊的孩子少帶了一些禮物,才讓他們與別人不一樣。
部分團隊成員負責小班,主要是一些年齡尚小的學齡前兒童,他們特殊的情況不一,有無法控制情緒的,有無法進行溝通的,有肢體障礙的等等,通過與老師協作上課,體會到了老師平時授課的不易,對于特殊群體的照顧有著超于常人的耐心,這確實是我們大學生值得學習的可貴態度;同時,也看到了這些“折翼天使”們的善良與可愛,見到老師會問老師好、會主動同老師握手,看到老師難過生氣會主動抱抱,上天雖然給他們關閉了一扇門卻給他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扇情感豐富的窗。
部分團隊成員負責中班,貝貝(化名)是一名“唐寶寶”,今年是他來康復中心的第二年。助教苗老師說:“貝貝剛來的時候連自己的衣服都不會穿,現在都會幫康復中心的弟弟妹妹們穿鞋子了。”一些孩子患有嚴重的自閉癥,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星星的孩子”。萱萱(化名)在五歲的時候被確診為自閉癥,今年已經八歲了,別的孩子都上小學了,她還連話都說不清楚。“星星的孩子”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康復中心的治療目的是努力讓他們融入正常人的世界。
部分團隊成員負責大班,他們在老師的幫助下,為孩子們也制定了不同的課程,有讀書分享課,折紙動手課,社會實踐課等等,他們可能不會做到守紀律,但是他們會認真的看著我們去學習。即使最后的作品成果在我們看來不是很漂亮,但是對于他們來說,這就是最好的作品。拘束的我面對他們臉上充滿與年齡不符稚氣的他們顯得手足無措,他們有的會用飛吻表達對我的喜歡,會拉著我的手讓我教他們簡單的顏色,有的會一直叫著“姐姐”吸引我的注意力。我被他們一點點感化,一點點感受到了很久很久沒有感受到的純真與善良,雖然這些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但是往往最本能的反應才是最真實的想法,他們甚至不會懷疑給他們東西的人是否對他們不利,他們用無色眼鏡對待著所有人,哪怕之前因為行為不好我兇過的孩子,過一會還是會嘴角帶笑地叫著我,拉著我的手,讓我陪著他。
部分團隊成員負責暑假班,他們有些孩子還是挺聰明的,但是有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有些是口齒不清晰,有些是動作不能自理,但是他們非常聽老師的話,我陪著他們在室外一起鍛煉,一起打籃球,我們還一起畫畫,唱歌,玩太空泥,在他們自由畫畫的時候,可以看到他們內心那個小小的世界也是五彩斑斕的,經過為期近半個月的實踐,我和這些孩子已經有了一些情感,在最后道別的時候大家都依依不舍。
助教翟老師說:“我多希望這一切都是一場噩夢,夢醒他們都能變成正常的孩子。”這句話道出了很多愛心人士的心聲,我深受感動。
他們有手有腳,卻無法擁有很好的協調能力。他們天真善良,卻一直遭受眾人鄙棄的目光。他們渴望被關注,卻不能直截了當的表達自己的情感。課間他們嬉戲玩耍,放聲歌唱,身體的殘缺并不能使他們的意志消沉,希望他們的未來會更加美好。這一次的暑期社會實踐,讓我成長了很多,讓我知道了,作為大學生,應該多融入到社會中,一次次的交流,讓我成長,一次次的實踐,讓我知道了,還有一個不一樣的群體,需要我們去關愛。
時間:2022-07-19 作者:歐鳳瑩、信思奧、張正鳳、劉莉、侯玉鳳、高云逸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