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學子三下鄉感悟:弘揚敬老美德,促建和諧社會
這是一個驕陽似火、熱情洋溢的季節,2022年7月20日,我來到了姚義村社區探望和慰問這里的空巢老人,同時也帶去我最真摯的關心和祝福。
首先,我在超市為社區的空巢老人購買了牛奶和水果,逐一到空巢老人家進行了探訪。老人們對我的到來感到非常開心,連連表示感謝。我陪著老人們聊天,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歷史,聽他們訴說內心的空虛,聽他們反映生活的改善……在聊到興致高時,老人們手舞足蹈,甚是可愛。我跟老人們聊社會趣聞,說書中故事,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解開心結,快樂生活。他們表示,兒女不在身旁確實多了許多的牽掛和寂寞,不過兒女們也有自己的難處,自己也不能給兒女添煩惱。只希望兒女們多給家里打電話,常回家看看。
然后,我和老人一起打掃衛生、干農活。我幫助他們打掃了平時墻角上看不見的位置,掃地,拖地等,雖然打掃衛生比較辛苦,但是看到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能幫助到他們我很開心。
美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的。這時,夕陽已接近西山,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婉拒了老人們熱情招待我吃晚飯的邀請,因為我要趕公交車回家。能夠為空巢老人帶去一份快樂,獻上一份愛心,貢獻一份力量,我就很滿足了。踏上回家的旅程,在夕陽溫馨的光輝里,我看到了勤勞淳樸的老人踏著艱辛,卸下肩頭沉重的犁耙,夕陽帶走了歲月和生活的疲憊,賦予他們忙碌一天后的輕松和寧靜。
通過這次關愛空巢老人的實踐活動,我感受非常深刻。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了這句話的內涵。看著那些曾經為人父、為人母,曾經為自己的孩子撐起一片天的老人們,我在心中默默地對他們豎起了大拇指。曾經,他們是強壯的父親,孩子們心中的榜樣;曾經,她們是溫柔漂亮的母親,是孩子們心中避風的港灣。而如今,他們滿頭白發,被歲月的重擔壓彎了肩膀。此情此景,我最想說,他們是偉大的,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換取孩子的茁壯成長,他們將心力毫無保留地傾注給自己的家庭。而現在,孩子們已經長大成人,他們卻日漸衰老。我們應該學會感恩,學會體貼老人,尊重老人。雖然這次的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是此次的收獲卻是受益終生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撫養我們長大,小時候,我們沒有能力去回報他們,長大成人后,就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機會,正是我們反哺父母的時候。我們漸漸長大,父母卻漸漸老去。這時候,父母最需要的就是我們作為子女的關愛,他們對于物質要求并不高,只渴求精神上的財富。我們應該常常回家看看,別讓自己愛得太遲,而抱憾終身!我們的父母終有一天也會老去,面對父母漸白的頭發,我們更應該去努力,成為一個對家庭、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讓父母為之驕傲。曾經他們手牽手教我們走路,而后在他們老去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與他們手牽手,像他們曾經對我們那樣去呵護、照顧他們。
我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繼續關愛身邊的老人,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增強社會責任感,共同營造和諧的社會。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的尊老愛幼的美德,呼吁廣大青少年都參與到關注空巢老人的行動中來。
時間:2022-08-17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