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4日至31日,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護園”赴山東多地關于雙碳背景下城鄉居民低碳意識調研宣講團調研階段活動順利結束。

本次調研分為前期籌備、中期實踐、后期總結三個階段,共歷時18天。7月14日至19日,團隊活動籌備工作有序開展。隊長張沁涵主持召開活動籌備會,會議確定人員分工并對實踐全過程的時間安排作出清晰規劃,做到分工明確、揚長避短,為調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針對調研工作,團隊選取問卷調查和半結構式訪談相結合的調查方法,以提高調研的廣度與深度。圍繞城鄉居民的“雙碳”認知與落實情況,團隊有條不紊地開展問卷設計、問卷星制作、訪談提綱撰寫等調研準備工作,活動籌備階段進展順利。


7月20日至27日,團隊正式開展調研工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團隊共收集194份有效問卷、13份訪談材料。問卷樣本庫在男女比例、所在城市、年齡結構、受教育程度等結構性因素上保持基本平衡;訪談對象覆蓋山東省內臨沂、濱州、泰安、濟南、濰坊、青島、威海7個地級市和11個縣級行政區。總體看來,樣本較為真實地反映了總體狀況,為調研工作提供豐富的分析材料。


7月28日至31日,團隊開展資料處理與分析工作。圍繞調查對象個人情況、對“雙碳”的認識情況、實踐情況、實踐進程中遇到的問題、實踐意向及對策建議五個方面,團隊成員有效借助統計圖表展開分析,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對于居民的雙碳認識,調研發現大多數山東省內居民了解雙碳的有關知識、具備節能意識,網絡媒體與課堂教育是兩種主要的認知途徑,社區宣傳在提高居民雙碳認識方面驅動力不足。在雙碳踐行方面,超過半數的居民在飲食、衣著、居住、出行等方面居民具有較高的低碳實踐度。然而,一些問題也在調研中顯現出來。個人層面的消費習慣沖突,社會層面消費市場的經濟發展程度、政治政策環境、文化宣傳氛圍、科學技術水平等成為影響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分析結果,團隊試圖針對個人提出飲食適量、生活節約、綠色消費等建議,并對國家、企業應盡之責提出新的期許。
本次調研力圖刻畫山東省內城鄉居民雙碳認識和雙碳實踐方面的群體畫像,為進一步發揮居民在“雙碳”事業中的作用貢獻學科智慧。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無疑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只有凝聚多方合力才能走上一條綠色、健康的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