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共產黨人奮斗道路,探索改革開放奮進力量
回望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用“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及時有效應對風險挑戰,不斷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2022年7月12日至17日,為進一步探索改革開放的奮進力量,重走革命先輩奮進道路,南京審計大學澄園書院“征澄”團隊進行了為期6天的暑期社會實踐,前往南通、昆山、烏鎮、義烏、溫州、龍港等地進行尋訪調研,以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為例,以青春之名致敬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歷程,促進改革開放精神信仰在新時代的傳承和弘揚。
舉行“改革開放·你我同行”調查采訪活動
為了解當今傳承偉大改革開放精神及中國共產黨人奮斗精神的現狀,了解各年齡段人群對改革開放史及中國共產黨人奮斗歷程的認識情況,針對高校團支部提出更具針對性和可行性的教學方案,團隊采取調查問卷及采訪的方式開展調研。
調查問卷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發放、隨機調查的模式,面向各年齡段、各地區的廣泛群體。問卷大致涉及:改革開放重大標志性事件及代表人物相關常識、自身改革開放史學習情況、影響改革開放史學習興趣和深度的因素等。
本次社會實踐的采訪,團隊針對調研地工作人員、黨員群體、不同年齡階段人群等不同的受訪者設計了差異性問題。受訪者有親歷改革開放巨變的老一輩,有隨改革開放的發展成長起來的現今國家的建設者,有享受著社會主義偉大建設成果的學生們。受訪者們向團隊成員具體介紹了調研地改革開放前后在各方面的變化,自身學習改革開放史的情況,提供具有當地特色的紅色景點、標志性建設成果、文物圖等素材,提出所在單位、機構、學校等對改革開放史的學習形式及問題,表達了對新時代傳承好改革開放精神信仰的信心,為團隊后續調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以信仰為名,青春足跡致敬偉大征程
團隊成員前往南通博物苑、昆山科博中心、烏鎮西柵、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義烏絲路金融小鎮、義烏城市規劃展示館、世界溫州人博物館等地進行實地走訪調研。
7月12日,“近代第一城”南通之行,團隊感受到南通穩步推進改革開放新征程的鏗鏘步履。7月13日,團隊參觀“與時俱進的昆山之路”成果展,從一幅幅記載了昆山記憶的老照片,到鳳凰自行車、好孩子童車、蘇旺你手套、風華電冰箱、等實物實景,再到展現昆山驚人發展的一串串數字,團隊成員在參觀過程中感受到了磅礴的昆山力量,切實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的昆山巨變。7月14日,團隊成員到訪烏鎮,參觀了茅盾紀念堂、王會悟紀念館、孔另境紀念館,感受共產黨人偉大精神內核的力量,團隊成員在茅盾陵園默哀以示敬意。從古樸小鎮到互聯網“弄潮兒”,烏鎮將傳統與時代碰撞,借助旅游業和互聯網打造改革開放的“烏鎮樣本”。7月15日,團隊成員前往義烏城市規劃展示館,了解義烏發展歷程,并通過走訪義烏絲路金融小鎮和義烏國際商貿城,切實感受義烏開拓創新的進步模式。7月16日,團隊參觀世界溫州人博物館,博物館工作人員通過介紹館內成列的各項展品的來源、著名人物事跡以及溫州發展故事來展現溫州的“探路者”姿態以及備受矚目的“溫州模式”。溫州敢闖敢試、勇于開拓,團隊感受到溫州改革開放的精神動力與奮進力量。7月17日,團隊走訪各街道、采訪當地居民,了解龍港從“農民城”蛻變成“幸福城”的奮斗歷程。
踔厲奮發擔使命,賡續前行向未來
六天的實踐時間,近千公里的實踐路程,四百多份調查問卷,“征澄”團隊走過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典型城市,感受改革開放以來各地的發展歷程,體悟中國共產黨人為地區發展、為人民幸福奮斗的動人事跡和崇高精神。通過實踐,團隊成員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各地的風云變幻,在一座座敢闖敢試、勇于開拓的城市中,“征澄”團隊感受到改革開放的精神動力與奮進力量,也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團隊成員深刻理解到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的內涵,同時也備受鼓舞與激勵,立志于借鑒優秀改革成果,以寬廣的胸襟和進取的心態踏上砥礪奮進的新征程,將所學付諸所行,回報社會。
時間:2022-08-22 作者:張思睿 張硌 姜禮源 陸嘉欣 來源:南京審計大學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