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團隊來自巢湖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赴巢湖市“促進農耕發展,推動鄉村振興”主題團隊。 今年的夏天,我們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在校團委的帶領下,開展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下是我對本次暑期社會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個人心得體會作如下總結。
此次的三下鄉活動目的:讓大學生們體驗并了解到民情及農村生活的艱辛。從而培養了大學生們對農民的感情,只有當大學生們對農民和農村有了感情,才能讓他們和農民的心貼的更近,才能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也是在實踐中增長知識,鍛煉自身,開闊視野,將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付諸于實踐,增加社會經驗。
我很高興也很榮幸有機會加入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是一個樂于實踐樂于展現自己的人,對于社會實踐這種提高自己素質、培養自己能力、服務社會、服務學校的活動十分積極,十分向往。因此,我很希望能給我一個加入的機會,來展現自我,體現自己的價值,為這樣優秀的集體爭光添彩!
在整個三下鄉活動中,我們也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提前上網搜集資料,了解壩鎮茶葉的歷史淵源和茶文化,小組討論方案,力求把活動做得更好。
我們團隊本次三下鄉的地點是巢湖壩鎮,2022年6月17日下午,我們去參觀了壩鎮最大的茶廠,茶園負責人帶我們看了他們的制茶機器以及茶園,也向我們講明了茶葉的制作工序通過他的介紹我們還了解到,現在的茶葉主要靠人工采摘,沒辦法實現機器化,而現在茶葉制作都已經實現了,全面機器化生產,在銷售方面茶葉的銷售主要是線下,相信將來如果茶葉實現線上銷售,只要通過好的宣傳,一定會取得不錯的成績。今天的調研活動,我們出現了很多問題,如分工不明確,導致調查過程中大多數人跑去拍照和錄音,進行采訪的人不多。
6月18日我們去了早市和毛義茶莊進行調研,在早市我們找到了一家專門賣茶葉的地攤,通過老板的介紹我們了解到現在的壩鎮,茶產業并不景氣,賣茶一般只有本地人買,且大家都只會找比較熟悉的人買。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宣傳不到位,茶葉好,但只有本地人知道,這樣也是沒有用的。
圖為耕興實踐團與負責人合影。虞喜琴攝
下午我們還去了村里茶農家進行調研,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當地銷量最好的茶葉就是都督翠茗,價格比起其他茶葉要略貴一些。辛苦的茶農并不能賺到多少錢,所以鎮上采摘茶葉的人越來越少,年齡基本上在60歲以上。這就導致當地茶文化傳承出現了斷層的情況,老一輩非常了解,年輕一輩卻知之甚少,或許若干年后就看不見人工采茶的畫面了。
這次三下鄉是我參加的最有意義的一次活動,他讓我學會了很多,鍛煉了我使我成長。讓我學會了許多從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不僅增長了閱歷,豐富了自身的內涵,更讓我們團隊變得更加團結,更加凝聚。在活動進行時,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如工作分配不明確。容易遇到突發事件,這些問題讓我充分認識到,只有理論和實踐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活動開始前要盡量將計劃做得周全,只有這樣在活動進行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發生計劃之外的事情也能做到從容應對,冷靜處理。
在總結的最后,我相信經過這次三下鄉實踐活動,我在以后的其他活動中能夠表現更好,能夠從容應對各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