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領廣大青年學子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暑期返鄉挖掘家鄉人文之美,助力鄉村振興,華師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赤言隊實踐服務隊(以下簡稱“赤言隊”)于暑期前往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陽明鎮、林寨鎮等地,開展暑期課堂服務與調研活動,切實將當代大學生的實踐熱情與服務情懷傳遞到基層。
圍繞“送經典到基層·子曰詩云”“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主題,赤言隊充分發揮師范生專業技能,開設了包含
紅色文化教育課程、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教育課程和以推普為核心的語言文字應用課程在內的多彩課堂活動。同時,隊伍在課程設置上巧妙融合實踐地文化特色,并通過“課堂理論+課外實踐”的模式進行學習。

(赤言隊成員正在開展陽明文化課程)
為挖掘當地特色地域文化,探索個性化鄉村振興路徑,隊伍成員在開展課程活動之余還一同前往林寨鎮,尋找散落在河源古老村落里的文化瑰寶。位于和平縣林寨鎮興井村內的林寨古村落是廣東省省首批27個古村落之一,其建筑具有典型的客家風格。當地人文風俗的價值挖掘以及古村落建筑的保護與利用無疑是當地旅游產業開發與經濟振興的有效發展路徑。
調研組成員首先在景區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前往潁川舊家、謙光樓、司馬第進行實地調研,并就文物保護與宣傳的主題對當地居民以及工作人員進行了訪談。工作人員從林寨古村的民俗文化、景區建設、紅色資源開發的角度進行了解釋,讓調研組成員更好地了解古村落在鄉村振興發展中的定位與方向。

(赤言隊成員對當地居民及工作人員進行訪談)
通過實地調研,并結合問卷調查、訪談、田野調查等多種調研方法,調研組成員對“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等主題的調研數據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更加全面客觀地剖析了和平縣經濟、文化、教育發展的特定現象和需求特征,并根據收集的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了分析與預測。
經過本次實踐調研,隊伍成員在分享感悟時表示:“要以更加開放踏實、普惠志愿的心態投身于鄉村建設與振興中,在教育、文化發展等方面貢獻青年力量,展現大學生的青春姿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