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技術師范學院“美麗中國·青春行動”暑期三下鄉實踐
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福建技術師范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實踐隊于2024年7月6日在林璐璐導員、方珺導員的帶領下,踏上了福州鼓山這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社會實踐之旅。
鼓山,不僅擁有著令人陶醉的綠水青山,還承載著厚重的紅色記憶。這里的紅色土地銘刻著往昔的奮斗,傳承著偉大的革命精神。同時,豐富的生態資源也使其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寫照。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就展現出了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高度重視。他提出并實施建設生態省的戰略構想,這一理念為福建的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福州工作時,他還親身關注鼓山的情況,為改善登山條件、滿足民眾需求,決定開辟新的登山道并安裝路燈,充分體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呼、我有所為”的擔當精神。
柱里生態區間則是鼓嶺管委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實踐成果。當地部門充分利用度假區良好的資源稟賦,將其著力打造成集休閑觀光、登山攝影、露營野餐于一體的國際帳篷露營地。
藝術與傳媒學院實踐隊此次前來,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意義,深入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他們通過實地考察鼓山的生態環境與發展現狀,努力增強對這一科學論斷的直觀認知。
對于實踐隊的成員們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成長之旅。在實地探訪和調研鼓嶺紅色歷史與自然生態的過程中,他們不斷開拓視野,提升了環保意識,樹立了正確的自然觀和發展觀。他們用腳步丈量鼓山的土地,用眼睛觀察生態的變化,用心靈感受紅色的力量。
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實踐隊成員深入了解當地的生態保護措施,學習如何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同時又不破壞環境的平衡。他們采訪當地居民,聆聽他們與這片土地的故事,了解生態發展給他們生活帶來的改變。
團隊協作是此次實踐的又一重要收獲。在面對各種任務和挑戰時,實踐隊成員們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他們共同探討問題,共同尋找解決方案,在互助中提升了團隊協作能力。當遇到困難和調整時,他們不退縮、不放棄,而是積極應對,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了應變能力。
通過這次實踐,實踐隊成員逐漸養成了堅韌、頑強的優良品性,摒棄了浮躁和嬌氣,以更加務實的態度面對學習和生活。他們深知,只有腳踏實地,才能真正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只有深入基層,才能了解到人民的需求,才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藝術與傳媒學院實踐隊的鼓山之行,不僅是一次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精神的升華。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傳承著紅色基因,守護著綠水青山,為社會傳遞了正能量。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繼續秉持這份信念和熱情,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青年學子能夠像他們一樣,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追尋紅色足跡,守護綠水青山,用青春的激情和汗水,書寫屬于新時代的華麗篇章。
作者:郝宇博 胡美琦 來源:福建技術師范學院
發布時間:2024-08-07 閱讀: